保山市“造血式”扶贫提升群众增收能力和活力

2021年01月29日16:30  来源:保山日报
 
原标题:我市“造血式”扶贫提升群众增收能力和活力

“十三五”期间,保山市把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小额信贷扶贫作为“造血式”扶贫的根本举措,夯实群众增收能力、提升群众增收活力,群众稳定增收能力和活力全面增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产业扶贫夯实增收后劲。积极探索100万头肉牛、300万头生猪、10个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区、10万亩优质蔬菜等规模化养殖种植基地建设,与“小庭院、小养殖、小作坊、小买卖”四小产业,形成规模农业和到户产业互为补充、相互支撑的助农增收模式。先后引进北汽皓月现代生态循环全产业链项目、上海鹏欣50万头肉牛全产业链项目入驻保山,以及一批标准规模养殖场的开工建设,涌现出龙陵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腾冲市“1+3+6”肉牛产业发展新模式,形成了一批符合当地实际的“借母还子”“集中代养”“入股返利”等龙头企业带动的养殖模式,到2020年底全市存栏肉牛达66.9万头、年出栏16.47万头。探索出“贫困户种养+公司收购”“合作社代养”“母猪(牛)寄养”“仔猪(母牛)赊养”“仔猪托养”等产业扶贫模式,全市存栏生猪273万多头,覆盖农户18.8万户75.3万人。龙陵县勐糯镇万亩褚橙、隆阳区潞江坝万亩火龙果种植基地,让农民实现4份收入。

就业扶贫成为增收支柱。全市培训农村劳动力100.79万人次,培训贫困劳动力44.96万人次,贫困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15.05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454.76万人次,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9.27万人,新增转移贫困劳动力12.91万人,建成就业扶贫车间34个,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214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就业461人,吸纳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146人;开设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13435人。建成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省级创业平台13个、市级创业平台6个,扶持自主创业4.17万人,其中贫困人口创业1827人,创业带动就业8.97万人。

小额信贷扶贫增添发展新动力。累计投入风险补偿金4591万元,向3.52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1.61亿元,向73户边缘易致贫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53万元,续贷39户171.69万元,延期67户317万元,展期25户113.4万元,支付财政贴息资金1.79亿元。到2020年底,全市小额信贷扶贫贷款余额2.43万户11.46亿元,小额信贷资金成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资本金。

消费扶贫注入增收新活力。建成1个市级和5个县级服务中心、68个乡镇服务站、484个村级服务点,有电商企业902户、网店12765个,电商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一座保山”品牌涵盖农产品30余类300多个单品。认定86家企业257个扶贫产品,19家企业202个商品入驻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832个平台,辐射带动贫困人口6.5万人,商品价值量65.04亿元。布放消费扶贫专柜4台,开设消费扶贫专馆10个、消费扶贫专区9个,销售扶贫产品52876.82万元。(辛 文)

(责编:木胜玉、徐前)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