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盘龙:垃圾分类在这里成居民新时尚

2021年01月14日17:13  来源:昆明日报
 
原标题:垃圾分类在这里成居民新时尚

“垃圾分类小教官”开展垃圾分类实践课程。

盘龙明通小学垃圾分类活动进社区。

在位于盘龙区金辰街道的鸣翠园,过路居民终于有了一条绿化带上的人行步道。从踩踏到文明,从绕行到便捷,这得益于垃圾分类推行的民生小实事项目。

“小区内外正实现同步文明,民生小实事不但解决了群众难事,还强化了下一代教育工作。”任旗营社区三点半课堂老师贾斌说,从民生小实事到“垃圾分类小教官”,社区里里外外正走出一条以小见大的惠民之路。

“垃圾分类小教官”牵起民生大手

易拉罐、书本纸、厨余垃圾、有色塑料……2020年12月26日,新迎一小二部一年级的同学们第一次来到任旗营社区,参与多达20种类别的现场垃圾分类活动。同他们一起协作的“老师们”正是来自明通小学北辰校区三年级的“垃圾分类小教官”。

“小教官手把手带着一年级的同学们进行分类,活动既让孩子实践了真知,更学会如何沟通互助。”新迎一小二部教师杨金磊说。2020年3月,“社区垃分学校”教育创新项目正式落地任旗营社区创客创爱工作室,旨在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思路,引领整个辖区形成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从小区到学校,“垃圾分类小教官”正不断扩容。2020年9月1日,“社区垃分学校”实践课程在任旗营社区辖区的明通小学北辰校区率先落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明通小学北辰校区与丰江路校区的教育实践课程已为任旗营社区培养出第1批“垃圾分类小教官”,他们陆续进驻盘龙区明通教育集团4个校区、盘龙区盘龙小学映象校区、俊发城云南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武成教育集团人民路校区开展教学实践课程。

如今,3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正成为撬动任旗营社区垃圾分类的核心主力军。

“社区垃分学校”不仅是把孩子塑造成垃圾分类小能人,更是让他们去引领、指导、帮扶、支撑、助推社区群众像他们一样成为垃圾分类能人。在任旗营社区所辖11个小区,已分别成立了“分团”,团员均为每个小区3至18岁孩子及其父母。“垃圾分类小教官”通过绑定服务隔壁、上下、左右邻居,通过5个阶段引领街坊邻居踏入垃圾分类6个层次的工作,以此实行自组织运行模式,逐渐引导社区越来越多居民群众走出家门参与到垃圾分类事业中。

垃圾分类“盘活”社区基金,经过垃圾分类基金推行民生小实事后,社区路修好了、环境整洁了、邻里互助了,居民会做、愿做、善做、乐做垃圾分类工作,实现了社区日常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清运及终端处置,使社区垃圾日产量大为减少。

实践民生小实事,是提升生活质量,更是一种传代成长。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任旗营社区“大手拉小手”,鼓励每户居民献出爱心,将回收物价值聚合在一起,形成实实在在的社区基金,再用基金造福于社区民众,将社区建设和文明传承延伸到每家每户。通过“垃圾分类小教官”实践垃圾精分,让民生小实事在任旗营社区落地生根。

垃圾分类基金促人人共建共享

何为民生小实事?资金从哪来?用到何处去?

“相比直接卖废纸,我们宁愿兑换积分,既可以抵缴物管费,还能充实社区基金,实现居民自治。”家住天怡峰景小区的居民袁先生抱着一沓牛皮纸壳来到社区站点兑换垃圾分类积分。经过分类称量计算,袁先生的积分计入“爱心桥·穿珠链”社区平台账户中,回收纸壳的费用直接汇入社区“垃圾分类·一点爱”基金。

民生小实事是指社区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贴近居民、贴近生活,群众热切希望解决的惠民实事。无疑,这一需求落在了社区。

社区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基本生活单元,同时也是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基本治理单元。任旗营社区在实现“垃圾减量”的同时,垃圾回收产生的收益通过“垃圾分类·一点爱”基金启动循环,用于社区“民生小实事”项目建设。

“垃圾分类让环境变好,社区基金让生活变好,两全其美。”在天怡峰景小区,居民们纷纷点赞“垃圾分类·一点爱”基金,通过垃圾分类投放这个日常生活中的小小举动,真正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这一理念落地,使整个社区居民人人参与、人人尽责,基金人人共享,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提及为何社区平台会取名为“爱心桥·穿珠链”,社区工作者是这样解释的:民生是穿珠链的主线链条,若把整个社区全体居民比作一颗颗珍珠,那么把珍珠全部穿在一起,就形成一条璀璨的珍珠链。

从社区志愿者主动服务,到居民靠前行动,正诠释着任旗营社区实事民生化的涵义。通过“垃圾分类小教官”引导带动,越来越多居民学会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并精准投放,实现回收再利用。而“社区垃分学校”的实践教育,让小教官们在原有的生活垃圾“四分类”基础上,进一步对可回收垃圾进行精细化分类,使这些可回收垃圾的回收价值增加了3至5倍。

居民分类投放垃圾获积分,基金运转使得积分兑换价值更高,基金池能为群众做的事更多……“垃圾分类·一点爱”基金来源于社区居民全员做垃圾分类,又全部用于社区民生小实事项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促使居民向身边小事、急事、难事伸手。

正是基于这样的良性基础,社区居民各式各样的需求也“立”了起来,大家主动去归集、整合相同需求和相同问题,自发组成一个个小团队,通过民生小实事解决实际问题,已经变得水到渠成,一个个社区组织也在社区建设中成为“主角”。(胡耀元)

(责编:木胜玉、徐前)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