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盘龙:市域治理治在基层

2020年12月17日14:27  来源:昆明日报
 
原标题:盘龙 市域治理治在基层

志愿者在金殿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 供图

住在盘龙区,假如你是个孩子,这里有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社区互助志愿项目;假如你是个大学生,你将有机会加入盘龙区“院校基层法治共建”项目,跟随优秀法官观摩学习,参与基层诉源治理;假如你在政府职能部门,你还可以参与各级职能部门、党群组织开展的志愿活动,成为市域社会治理中的最小单元。

市域社会治理是个大概念,盘龙区将其“化整为零”,具体到每一个社区、每一个楼栋,甚至每一个个人身上,让市域社会治理的触角深深地扎进最基层。

整合法治资源

首创“院校基层法治共建”机制

法院在化解矛盾纠纷、基层社会治理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矛盾中,寻求新的解纷路径,推进具有特色的市域治理现代化进程,是摆在所有基层法院面前的一个难题。为进一步完善盘龙区基层法治和社会治理体系,有效解决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盘龙区人民法院在诉源治理、多元化解纠纷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2019年11月开始,盘龙区法院与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高校的法学院反复磋商、充分论证,决定建立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院校基层法治共建机制。该机制中,多家在昆高等院校、基层组织、企事业、公共服务单位等整合法治资源,参与基层法治建设。据悉,该机制在全国尚属首创。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院校基层法治共建基地”于今年7月10日正式挂牌成立后,先后在盘龙区滇源街道办事处、盘龙区联盟街道办事处小坝社区、昆明市延安医院等地设置6个工作站,采用“一官一师N学生”的模式,发挥高校和法院各自特长,分别选派优秀法官和法学教师作为法治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法治志愿者活动;法院为各高校学生提供审判案例及数据,提供实训岗位、庭审观摩、法治进校园等资源;优秀法官团队与各高校教师团队配合,共同就涉及社会基层治理、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等重点工作进行共同研究,各共建单位在环保、金融、医疗、物业等多方面为盘龙区社会治理体系能力现代化、基层法治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志愿服务深耕基层

人人参与人人共享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盘龙区社会志愿服务工作组充分履行职能,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在资源统筹、载体创新、机制健全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有力促进了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的提升。

近几年,盘龙全区300余个志愿服务组织以“幸福民生、精准服务”品牌为统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项目,涌现了一批有影响的志愿者服务品牌。据统计,全区共有志愿服务品牌活动100余个。

盘龙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为市民提供咨询服务、免费法律咨询、免费快递、母爱十平方、便民伞、医药箱等27项便民志愿服务。

金沙社区的志愿者每完成一个志愿“任务”都会得到相应的积分“金豆”,社区定期组织辖区爱心企业为持有“金豆”的志愿者兑换小礼品和餐饮、汽修等服务,实现爱心的“零存整取”;东庄社区的“微积分”项目以“微积分”的形式将社区志愿者服务内容记录在册,并通过有偿方式兑换积分。这样的方式让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居民获得更多尊重,产生更多的荣誉感,进而吸引更多的居民投身到互帮互助的行列,让社区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此外,还有联盟街道小坝社区的“小红伞”爱心服务队,专门针对社区里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体提供卫生清扫、心理疏导、理发等服务;东华街道田园路社区的“田园互助园”项目,统筹协调同住一个楼院的未成年人家庭形成互助园,特别是针对留守儿童、特殊孩子、贫困家庭孩子开展关爱活动。

盘龙区各级职能部门、党群组织也依托各自的职能和平台,开展文化惠民、法制宣讲、文明劝导等志愿活动。通过这些志愿服务项目,盘龙区营造出更加和谐温暖的社区氛围,城市的文明水平也得以提高。 (辛亚洁)

(责编:木胜玉、徐前)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