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一扇让世界看玉溪澄江的窗

2020年09月02日17:11  来源:玉溪日报
 
原标题:推开一扇让世界看澄江的窗

  现场看不够,还要拍下来带走。

  在馆内文创商店选购商品

  与远古动物“对话” 张文辉 摄

  看看“镇馆之宝”昆明鱼化石长啥样

  人类的进化历程

  互动项目寓教于乐

  看出墙上的图案是蝴蝶拼成的了吧?

  坐落在群山间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 周峻丞 摄

  8月10日,在澄江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8年后的这个上午,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正式开馆,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原本冷门的古生物化石吸引了八方游客,开馆两周以来,参观人次突破10万大关。考虑到疫情防控要求以及场馆接待条件和能力,博物馆不得不采取适时限流措施。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成功开放,推开了一扇让世界看澄江的窗。

  巧合:跨世纪的四个“7月1日”

  “1984年7月1日(星期日),小雨,在帽天山采到叶虾类化石。”时年35岁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侯先光在当天的日记里,仅用25个不着任何感情色彩的字记述了一个惊天发现。

  “当这块石头一打开的时候,我马上愣住了,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怎么这个地层还有这种化石,感觉整个天空、大地都凝固了!当时心情的确是这样,心脏似乎也停止了跳动。”多年后,侯先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起当年的一幕,还激动不已,“一眼看上去,它就像活的一样。因为雨季,一打开岩石还湿漉漉的,因为泥很细,它散发着有点像油渍的光泽,化石的腿清晰地分布着。这种动物我是第一次见到。”

  这个发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提供了新的佐证,也为国际科学界研究生命起源和演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曾被《纽约时报》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2000年7月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将澄江动物化石群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移交给玉溪市人民政府。2001年5月10日,玉溪市人民政府决定设立“澄江动物化石群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

  2004年4月,玉溪市成立申遗机构,正式启动澄江化石地申遗工作,踏上了一条漫长而艰辛坎坷的申遗之路。

  8年之后,圣彼得堡时间2012年7月1日下午6点22分(北京时间22点22分),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会执行主席埃莱奥诺拉·米特罗法诺娃敲响了手中的小锤,标志着澄江化石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化石类世界遗产在中国遗产领域的空白。

  澄江动物化石群发现33年之际,2017年7月1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正式颁布实施《云南省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

  保护:关停禁采 为世界留下亿年瑰宝

  “一只蝴蝶振翅而飞,在夕阳下飞往抚仙湖北岸的帽天山。蝴蝶越过绵延山岭、盘山公路,飞过发掘出古生物化石的土褐色页岩面,翩翩飞舞在磷矿厂的上空。那些开采出来的磷矿石一座座露天堆放,仿佛在山峦绿树间割裂出来的一道道伤疤。”

  这是科幻小说作家钟云在其作品《灵海》中描述的情形,正可对应现实中2004年以前澄江化石地周边开采磷矿危及化石地的情况。

  2004年9月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作出批示:“要保护澄江动物化石群,保护世界化石宝库,保护这个极具科学价值的自然遗产。”自此,拉开了澄江化石地保护行动的大幕。

  2004年,玉溪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对帽天山周边拥有Ⅰ级和Ⅱ级品位、储量达7600万吨、市场价值约167亿元的14个磷矿开采点实施了关停禁采,澄江每年因此减少的地方财政收入和财力达2714.9万元以上。帽天山周边磷矿企业关停后,澄江化石地及周边环境得到了全面保护。

  2000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将澄江动物化石群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移交玉溪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后,玉溪市于2001年成立了正处级管委会,明确了由澄江县人民政府县长兼任管委会主任。2012年10月,玉溪市人民政府将“澄江动物化石群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更名为“澄江化石地世界遗产管理委员会”,调整了机构设置,增加了人员编制。2017年7月1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云南省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澄江化石地保护和管理工作迈向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开馆:历时6年 耗资6.3亿元

  一个世界级的化石宝库,需要一个高规格的展示平台。玉溪市及澄江积极筹措资金,于2013年启动化石博物馆科研编制工作,2014年2月举行开工仪式,2017年基本完成博物馆主体工程,2018年启动博物馆内部展陈工作,2019年10月1日对专家试开放,今年8月10日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该馆投资6.3亿元,占地面积近200亩,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配套设施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包含“一馆一院四中心”,即博物馆主馆、球幕影院和游客接待中心、科研中心、研学中心和文化创意中心。该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讲述了“生命大爆发、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样性”宏大的地球生命演化故事,馆内收藏珍贵的古生物化石和现生动物标本6万余件。

  新建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作为展示澄江化石科研、保护、利用成果的平台,馆藏的“昆明鱼”化石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脊椎动物,为“从鱼到人的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相关研究成果破解了“寒武纪大爆发如何缔造地球动物谱系树”,为破解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关于人类的主要基础器官起源悬案提供了关键证据,解答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人类终极哲学命题。

  在展陈上,该馆使用低反射玻璃展柜、恒温恒湿系统等技术设备对展品进行保护,同时采用前沿科技,如柔性屏、透明屏、高清LED球形屏、VR、智能体感互动等手段,配合200多个多媒体视频,展示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生动场景以及地球生命演化的壮丽和神奇,为参观者提供了有趣的视觉体验,激发参观者思考人类将走向何方。

  未来:助力澄江“三个国际城市”建设

  澄江化石地是中国首个、亚洲唯一的古生物化石主题的世界遗产。澄江化石群的发现和研究成为世界古生物学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自从被侯先光教授发现以来,现已发现20个门类、280余种寒武纪珍稀动植物化石,且80%属于新种,几乎所有现生动物门类的祖先都能在这里找到,被国际科学界誉为“古生物圣地”“世界级的化石宝库”。大量的研究成果陆续在《自然》《科学》等重要国际学术刊物发表,在国际上影响深远。“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和“地球动物树成型”科研项目先后荣获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近年来,玉溪市及澄江市持续增加投入,进一步加大化石地保护力度。2004年以来,玉溪市设立专项保护资金,市级财政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开展以矿区整治、土地退耕、保护管理展示设施建设等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工作;投入资金3800万元,完成了澄江动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数据库建设,建设了帽天山管理所和停车场。近五年来,玉溪市和澄江市两级财政先后投入资金1.02亿元,专项用于澄江化石地保护管理工作。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是让世界了解澄江化石地、了解生命起源及演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助力澄江建设“三个国际城市”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澄江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部分,为举行国际大型学术会议和开展科学研究、科普研学旅游及科考体验等提供了绝佳场所。(记者 蒋跃 文/图)

(责编:木胜玉、徐前)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