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力量”打造脱贫攻坚“薪”引擎

2020年08月23日15:06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昭通市税务部门在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同时,围绕脱贫攻坚大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落实落细税收优惠政策,为脱贫攻坚贡献税务力量。

政策落袋,助力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强做大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经济模式,在产业扶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农民合作社开办、发展壮大过程中,昭通市税务部门始终以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和不断优化纳税服务为支撑点,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复工复产和发展壮大不断添力,有效推动合作社实现产业规模化、专业化。

坤农白茶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镇雄的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白茶种植、加工、销售和品牌运营于一体的专业合作模式,为种植户提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形成了完整的白茶产业链。近年来,该合作社累计带动当地群众创收1400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68户289人就业,其中稳定就业54人,为卡户增收480万元。根据政策该合作社可以享受增值税全免优惠,招用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享受3年内每人每年扣减税款7800元,减免可达100余万元。

谈到减税降费政策对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坤农白茶合作社理事长鲁绍坤深有感触:“减税降费是真真切切地帮助合作社和农民实现了增收,在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的支持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做大做强镇雄白茶产业。”

税惠添薪,助力扶贫企业稳岗减负

为纾解企业困难,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扶持政策,其中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自6月底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延期以来,昭通市税务部门迅速行动,积极做好新政策出台后宣传辅导与申报征收的衔接工作,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帮助更多企业实现稳岗减负。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命脉,绥江某水泥厂是一家招纳建档立卡户达25人,其他员工大多也是贫困村民的工厂,疫情发生以来,订单锐减,水泥厂面临供应链和需求萎缩的双重挑战。员工工资、机器运行等各项开支都摆在眼前,工厂发展举步维艰,如何走出困境,确保厂里不裁员不降薪,是作为负责人的付建朝当时最急切想解决的事情。

税务部门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与该水泥厂对接,迅速为该公司办理了阶段性减免延缓企业社会保险费,再加上医疗保险费、建档立卡户税收优惠等合计优惠达90余万元,有力保障了企业的流动资金。“虽然今年特别的难,但多亏了政府的这些政策,有了这笔钱,我们就可以保障工人的工资,对留住工厂里熟练工有很大积极作用,相信我们很快就能扭亏为盈。”付建朝信心满满地说。

微信“带货”,助力贫困户增产创收

为解决贫困户受疫情影响导致农产品滞销的问题,昭通市税务部门积极探索,创新推行“以销促扶”,广泛动员挂钩帮扶责任人将贫困户农产品的购买途径和联系方式编成文字,配上宣传图片,通过微信朋友圈的方式扩大宣传范围,不断提升农产品销量。

7月29日,大关县税务干部邓发玲在自己朋友圈发出帮贫困户朴园会销售味道纯正花椒的消息,一会儿工夫,就已经收到了10多笔订单,帮助她的挂钩帮扶对象一天内增收700余元。

当朴园会收到700多元的销售款时,兴奋地打来电话:“小邓,真的太感谢你了,去年也帮我卖,今年又帮我销售了这么多花椒,有你这样的帮扶干部,真的是太好了!”

除了花椒,扶贫干部还“带过”樱桃、李子、土鸡、鸡蛋、大米、猪肉等农特产。当产品成熟时,税务干部就变身“推销员”,力所能及地配合驻村工作队支持着挂钩帮扶村的贫困家庭,樱桃上市的季节,帮助贫困户销售樱桃700余斤,带动贫困户增收5000余元。(高阳 严定超 邓元江)

(责编:虎遵会、徐前)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