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健康先行怎么行?健康扶贫如何为贫困人群解决沉重的大病救治的经济负担、真正拔掉因病致贫的“病根”“贫根”?
近年来,保山市隆阳区紧紧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提升涵盖基本医疗保障、大病医疗保障、医疗救助、政府兜底力度,住院综合报销不低于90%。同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全方位地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记者采访获悉,从2017年开始到今年5月底,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保山二院”)先后通过健康扶贫大病专项救治抢救了809例,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让广大贫困群众共享健康扶贫成果的民生成绩单。
大病救助是一项暖心的民生工程,释放温暖,饱含关爱。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党的十九大以来,隆阳区委、区政府严格落实“两保障三不愁”保障措施,作为隆阳区大病救治的定点医院,保山二院定期修订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目标、救治对象和范围等,完善服务流程。其中,制定大病专项救治诊疗方案、确定大病专项救治临床诊疗专家组20个,根据医院实际实施大病专项救治病种临床路径26个,增加大病专项救治病种,健全大病患者的“一人一档一方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患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的“一站式结算”服务,为贫困群众办理入出院开辟绿色通道,住院患者报销比例≥90%,让罹患大病农村贫困人口看得起病。
72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李自光家住隆阳区瓦渡乡打坪村河西小组,2018年初被确诊为食管癌并行“食管癌根治术”。两年来,患者多次在保山二院进行治疗,其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90%以上,大病救治政策让他和家人看到了希望。
来自隆阳区瓦房乡桂花树村大龙井组的杨双仁,2019年8月14日因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在保山二院治疗。经医生诊断,对其进行静脉溶栓、扩冠、强心、营养心肌、抗凝、冠心病二级预防等对症支持治疗。61岁的杨双仁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在他病倒丧失劳动力后,一家老小的唯一经济来源全靠在外地打工的儿子,这让本是拮据的家庭变得愈加艰难。幸因大病专项救治政策,杨双仁共住院12天,住院花费15719.56元,出院时,个人自付部分仅花1571.96元。
对于隆阳区广大农村地区来说,“医疗条件落后、外出就医不便”是造成“小病拖大病,大病全靠命”的重要因素。作为隆阳区的大病救治定点医院,保山二院针对大病重情况,依托上海新华医院帮扶,建立远程会诊中心,同时集中优势医疗资源,建立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提升了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此外,为力促医疗资源同质化,在区卫健局、医管委的领导下,保山二院从2018年开始与20家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组成医共体,2019年,被纳入国家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后,于2020年再次牵头与隆阳区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及25家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共同组建成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紧密型医共体,建立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机制,组建多个专科的专家团队,通过技术“帮”、信息“帮”、文化“帮”,提升分级诊疗能力,上下联动的服务通道得以建立,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基本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区,康复回乡镇”的目标。
河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毛文杰告诉记者,通过医共体建设,医疗专家每周都会来给群众看病,帮助社区全科医生解决疑难杂症。
李正付大爷今年62岁,家住隆阳区丙麻乡丙麻村,2019年11月6日,因脑卒中收治保山二院。面对危重的病情,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完善相关检查,确诊后在“黄金6小时”内启动卒中绿色救治通道,对其进行静脉溶栓、对症支持治疗。10天后,李大爷的病情有所好转,并按“双向转诊”被转回当地卫生院进一步康复治疗。
64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患者茶兴洪来自隆阳区芒宽勐林村大白路一组,2016年1月,在保山二院就诊时确诊为终末期肾病,让贫困家庭雪上加霜。2017年10月30日,通过隆阳区实行健康扶贫政策,开展大病专项集中救治工作,茶兴洪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90%以上,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
扶贫,让隆阳处处开了新花。隆阳区健康扶贫、大病救治政策的实施,拔除了“病根”“贫根”,筑牢了民生幸福保障网。(段杏花 田 欣)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