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

楚雄市大過口鄉: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紅艷艷

2022年02月11日14:54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彝漢雙語宣講進農村。楚雄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彝漢雙語宣講進農村。楚雄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大過口鄉地處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西南方,全鄉有常住人口16286人,居住著漢、彝、白等5個民族。這裡不僅自然風景美如畫,山川之間,一條條新建的道路連接內外,一排排富有民族特色的新房鱗次櫛比……繪就出了一幅幅民族團結進步的栩栩畫卷。

據了解,近年來,大過口鄉切實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堅持實施少數民族人才培養計劃,努力建設一支維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行動堅定、熱愛各族群眾的鄉村兩級干部隊伍。

與此同時,該鄉將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黨史學習教育、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基層社會治理等當前重點工作有機結合,通過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萬名黨員進黨校”等方式強化對班子成員、村組干部和廣大黨員關於黨的民族理論政策、法規知識培訓,充分發揮彝漢雙語宣講團作用,鄉村干部走村入戶,以火塘會、板凳會等形式著力開展群眾思想宣傳發動工作,強化少數民族群眾的公民意識、國家意識和法律意識。

“結合大過口鄉實際,我們挑選懂彝話的業務骨干、鄉土能人,組建‘彝漢’雙語宣講隊9支,結合每個季度的重點工作,不定時地到房前屋后、田間地頭、農村院落對創建活動中涌現的先進事跡、好人好事進行宣講,以領導干部帶頭講政策、黨員群眾現身說實例,促使干部群眾以思想自覺引領行動自覺,筑牢全民參建思想基礎。”大過口鄉黨委副書記李忠明說。

在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中,大過口鄉以魔芋文化節、楊梅節、火把節等傳統節慶活動為契機,組織開展民族文化活動匯演、民間體育競技,在活動中不斷激發群眾自覺維護民族團結意識。同時,樹立民族團結從娃娃抓起的理念,堅持每周三在學校開展“彝漢雙語教學”和“民族文化傳承大課間”活動,促進少數民族學生與漢族學生的溝通交流,不斷增強學生民族團結意識和集體歸屬感。

在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過程中,大過口鄉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示范創建的重要內容,積極開展“學習百年黨史·促彝鄉民族團結”活動,發動廣大農村黨員、鄉村組干部開展疫情防控、疫苗接種、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人居環境提升、植樹造林、無償獻血等志願服務活動500余場(次)。緊盯群眾身邊急難愁盼問題,聚焦服務鄉村振興、服務“一老一小”、幫扶困難群眾,列出“為民辦實事清單”,實施實事清單化、清單責任化、責任具體化,強化跟蹤督辦力度。截至目前,全鄉已為群眾辦理民生實事1300余件,把黨史學習教育的觸角延伸到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何明杰、者存招 楚雄市融媒體中心供稿)

(責編:徐前、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