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普洱思茅

普洱思茅:豐富“菜籃子” 鼓起“錢袋子”

2022年02月11日15:04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思茅區現代農業示范園內番茄長勢喜人。
思茅區現代農業示范園內番茄長勢喜人。

虎年春節剛過,走進普洱市思茅區整碗村高原特色蔬菜現代農業示范區,一眼望去,綠意濃濃,人潮涌動,採摘、上秤、裝車……呈現出一派豐收和喜悅的景象。

小小“菜籃子”,事關千家萬戶的飯桌﹔片片“菜園子”,連著廣大農民的“錢袋子”,承載著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希望。

在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思茅區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聚焦“菜籃子”工程,把建設1.4萬畝蔬菜保供基地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任務清單之一抓緊抓實。

為著力把這一民生實事辦實辦好,思茅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密集調度,明確目標任務,壓緊壓實責任,對相關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區農業農村局成立專班,明確專人、細化任務,對相關工作加快落實。

“菜基地”布局合理“菜產能”作用凸顯

思茅區山多地少,且土地分散零碎。為此,思茅區以壩區為主陣地,以生態有機為方向,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形成了以“整碗村高原特色蔬菜現代農業示范區為核心,以永慶蔬菜基地、四丘田蔬菜基地為主,以其他零星為輔助”的發展區域布局,充分發揮基地示范帶動作用,突出區域優勢單品蔬菜,如青菜、白菜、茄子、香蔥、甘藍等品種的布局,以市場需求為主,實現以銷定產,以規模佔領市場。城郊型、外向型基地規劃科學、措施有力,推動全市蔬菜集約化規模化種植逐步形成,新型經營主體活力不斷增強,產業振興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過去,配套基礎設施薄弱,一直是思茅區蔬菜產業發展的“痛點”。如今,思茅區配套設施和科技能力持續升級,對應對風險挑戰,做好“菜籃子”穩產保供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提升蔬菜種植農戶的積極性,農戶每建設一個大棚,政府補貼40%也就是1.2萬元,剩下的60%將近1.8萬元由農戶自籌,同時我們還加大對菜農的技術指導。”思茅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國慧介紹,思茅區運用“農戶自籌+政府補貼”等激勵手段馳而不息、久久為功抓好蔬菜大棚基礎設施建設,著力破解“誰來種”的難題。

“健康育苗、標准化栽培、蔬菜節水膜下滴灌等農技的推廣大大方便了菜農,現在畝產從以往的兩噸達到五噸以上,種出的蔬菜品質提高了,我們收入也翻了番。”思茅區整碗村干海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戶陸賢忠說,他種植的蔬菜種類多、品質優,填補了主城區大批量蔬菜不能就近供應的空白,豐富了當地百姓的“菜籃子”。當地一些餐飲企業主動上門拉貨,蔬菜銷路不成問題。

“周邊的老百姓主要是以種茶為生,每當茶葉進入淡季的時候,他們大部分會來我們蔬菜基地打工,基地採取按勞取酬方式按月結算工人工資,每人每月保底有3000元。”思茅區整碗村瑞嘉蔬菜種植基地負責人李明兵說,現代農業蔬菜產業技術的推廣不僅讓蔬菜產能得到了提升,同時還輻射帶動了周邊的蔬菜種植戶。

突出示范引領推動產業升級

健全的農產品產銷對接體系,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也是產業興旺的核心。近年來,思茅區以目標市場為導向,堅持產銷一體化,從市場找出路,著力培育市場主體,健全銷售體系,鞏固主城區市場,拓展區外市場,讓蔬菜發展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實。

目前,思茅區正著手規劃以南屏鎮整碗村瑞嘉蔬菜種植基地及干海子蔬菜專業種植合作社200畝優勢產區為核心示范區,通過集成技術、集約項目、集中力量,建設一批規模化種植、標准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的生產基地,示范帶動全區產品質量提升和效益提高。思茅區著力建好“菜園子”,豐富市民“菜籃子”,也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交出了“學史力行”的蔬菜保供成績單:2021年全區常年蔬菜面積1.4萬畝,蔬菜總播種面積約6.23萬畝,平均畝產量1.5噸,總產量9.34萬噸。平均每公斤3元,實現產值約2.8億元。

下一步,思茅區將加快補齊全市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產業鏈短板,以產業規模化、標准化和品牌化“三化發展”為目標,以基礎設施、生態栽培、質量安全、產銷對接、主體培育、風險防范和考評推動等7項具體工作為任務,全力推進蔬菜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保障市民“菜籃子”,提高農民收入,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徐曉芳、智星 思茅區融媒體中心供稿)

(責編:徐前、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