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富源:“嫁接”新優勢“長”出新動能

2020年06月30日11:36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供圖

走過了春的旎旖,雲南省富源縣后所鎮李家屋場村的300余畝獼猴桃迎來了夏的蓬勃,株株果苗你超我趕,各自抖擻激蕩著生機與活力。

“2018年,公司從四川引來了適合本地種植條件的獼猴桃,流轉了340畝土地,建起了種植示范園。”富源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向建明談到產業發展時說。

來自四川廣元的向建明,2015年在朋友的介紹下,到后所鎮阿依諾村種植了200畝金銀花和30畝白芨,由於2016年的一場冰雹災害,金銀花絕收讓他虧損了100多萬元,依靠擴大白芨種植面積的兩年間,依然無法補回虧損。

2018年,后所鎮組織鎮內企業協商,征集產業扶貧建議,鼓勵鎮內企業與鎮扶貧開發公司外出考察,引進有發展潛力、帶動力強的項目到本地發展,新項目採取“鎮扶貧公司+企業+村集體+貧困戶”的發展模式,降低企業獨自運營的市場風險。作為雲南某農業科技開發公司股東的向建明主動與總公司對接,借助公司與全國農業企業的聯通渠道,2018年后所鎮成功從甘肅、四川等地引進了花椒和獼猴桃種植項目,並與相關企業簽訂了訂購協議。

2018年5月,由該鎮扶貧開發公司和企業共同投資960萬元的1300畝花椒種植項目落戶岩上村,由滬滇協作扶貧資金和企業共同投資400萬元的340畝獼猴桃試種項目落戶迤后所村。

供圖

花椒基地在不斷提升管養水平的基礎上,2019年建起了育苗基地,已經育出的花椒小苗可帶動全鎮農戶再種植1300畝。

為了實現土地資源有效利用,獼猴桃種植示范園在果樹下套種了近200畝白芨,實現一畝地兩份收益。同時已在全鎮范圍內推廣種植獼猴桃700余畝。

據該鎮扶貧辦負責人王維介紹,自從基地建起來后,當地140戶農戶通過租地每年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1228戶建檔立卡戶通過產業分紅每年戶均增收1400元,兩年來為當地提供務工機會4.2萬余人次。

“村裡20多戶人家農閑時都在基地打工,一年下來,最少的也能增收1萬多元。”常年在花椒基地務工的水銀廠村民陳粉存算了算一年的務工賬。

供圖

“我家租了5畝地給基地,每年有3000元,平時又在基地打工,每月最少也有1000元,基地每年還發放1000元的分紅,收入比以前好了很多。”有了基地,過上好日子的李家屋場村建檔立卡戶肖春梅打心底高興。

據向建明介紹,依托總公司在怒江州蘭坪縣5000畝金銀花種植基地和深加工廠,計劃投資500萬元在后所鎮建設80畝的標准化金銀花和獼猴桃育苗基地。到獼猴桃進入盛產期后,計劃投資200萬元建設一條水果篩選生產線,與鎮冷鏈物流企業合作,把富源獼猴桃、軟籽石榴、黃桃等特色水果推向全國各地。

隨著全縣花椒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適時引進烘烤設備,建設深加工生產線,實現從賣原材料到賣加工產品轉變,提升產品附加值,讓種植企業和農戶最大程度受益。

同時,結合全縣森林覆蓋率高,夏季野生菌品質好、產量高的實際,計劃投資60萬元建設野生菌深加工廠,做大做強本地特色產品,帶動更多農戶創收增收。

正是有了像向建明這些外來致富帶頭人把優勢資源嫁接到本地,為農業產業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該縣基本實現了村村有產業、戶戶能增收的脫貧目標,村美民富產業興的美麗畫卷正在富源縣徐徐展開。(郭燚 鄧成斌 秦洪衛 高燦文/圖)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