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寧洱以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精神為引領創新“三個四”工作機制

提升脫貧攻堅質量 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2020年06月15日15:13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雲南省寧洱縣始終堅定不移地踐行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精神,凝結了各族人民忠誠、團結、互助、擔當的正能量,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以及黨中央關於農業農村和鄉村振興工作的決策部署,積極探索“四項預警”“四個一到戶”“四面流動紅旗”等工作機制,不斷提升脫貧攻堅質量,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四項預警”機制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堅持穩步“脫貧”和防范“返貧致貧”兩手抓,制定“大病、教育、因災、收入減少”四項返貧致貧預警機制,加大幫扶力度,實現脫貧奔小康。目前,全縣新識別卡外邊緣戶540戶1601人,卡內脫貧監測戶352戶1009人。

拓展渠道,精准收集信息。以村組為單位,通過個人申報、系統比對、入戶監測三種途徑,收集預警信息,進行動態監管。個人申報。農戶對本戶收入狀況作出客觀評價,對收入減少或者因病、因學、因災等特殊原因,“兩不愁、三保障”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可以向村委會申請納入預警范圍。系統比對。通過國辦扶貧大數據系統篩選或者住建、教育、衛健、民政、社保等部門數據系統比對,及時將“兩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隱患的農戶納入預警范圍。入戶監測。村組干部、駐村工作隊、挂包責任人入戶走訪,時時關注貧困戶生產、生活狀況,對因收入降低、突發事件等因素可能導致返貧致貧的人群納入預警范圍。

完善評估,實施分類幫扶。按程序風險評估后,進行分類幫扶。對收入減少農戶以“幫”為主。幫助理清發展思路、謀劃增收項目、解決家庭就業,有效拓寬家庭收入來源。重點關注因學、因病、因災等特殊原因導致出現大額支出的貧困家庭,組織教育、民政、衛健等部門開展“點對點”精准幫扶。對產業不穩農戶以“扶”為主。通過產業項目、金融扶貧重點幫扶,繼續加大“輸血”力度,確保家庭至少有1—2項增收渠道,穩定增加家庭收入。對缺乏內生動力貧困戶以“引”為主。重點在扶志、扶智方面加強引導、教育,加強技能、創業培訓,實現穩定就業,在持續“輸血”的同時著力提高“造血”功能。

長效機制,保障穩定脫貧。對標注戶實行動態管理、分類施策,切實提高脫貧的穩定性、可持續性。建立跟蹤監測機制。加強入戶走訪,及時掌握收入狀況、就業情況,了解生產生活、教育、醫療、住房等保障情況,落實幫扶措施。建立定期評估機制。各鄉(鎮)每季度組織開展一次返貧致貧風險評估,及時確定返貧致貧農戶,進行重點幫扶。建立反向預警機制。對返貧致貧風險大的農戶進行重點關注,及時採取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從源頭上防止返貧致貧。

“四個一到戶”機制實現群眾長期穩定增收

按照“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的產業布局,“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的思路和“提質增效、立體種養、錯位發展”的模式,創新實施了“四個一到戶”機制。即:讓每戶農戶擁有人均1畝中長期產業、人均1畝短平快產業、戶均1個新型經營主體利益聯結、戶均1個勞動力輸出或1項技能培訓,從而實現農村群眾長期穩定增收。

培植中長期產業,延伸致富之路。積極引導農戶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地塊種植澳洲堅果,在海拔1200米—1500米的地塊主推種植薄殼山核桃,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地塊種植泡核桃﹔同時,大力推進茶葉、咖啡等傳統特色產業改造升級、提質增效﹔引導群眾在咖啡園套種堅果、在茶園套種核桃等方式,推動立體種植、錯位發展。目前,全縣共培育形成生態有機茶園、咖啡、堅果、核桃、芒果、中藥材等中長期產業55.7萬余畝,農村人口人均達3畝以上,不斷延伸了農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培植短期產業,打開增收之門。主要採取雞、豬、牛、羊等畜禽養殖,種植烤煙、小雀辣、食用菌和冬農開發等方式實現增收。同時,鼓勵農村群眾在咖啡園、茶園養雞或套種食用菌、魔芋、中藥材等立體種養模式,確保農戶增收產業長短結合、優勢互補。目前,穩定發展了一批烤煙、食用菌等短平快產業,冬農開發面積達11.5萬畝,生豬年出欄30萬頭,家禽年出欄135萬羽,實現了每戶農戶人均擁有1畝以上短平快產業,農村人口人均純收入達5000元以上,打開了群眾持續增收渠道。

培育新型主體,增強發展之勁。在大力培育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基礎上,鼓勵、引導貧困戶自願加入新型經營主體,實現利益聯結,參與收益分配,通過發展產業、土地流轉、勞動就業、素質提升等方式脫貧致富。目前,全縣4321戶建檔立卡戶都分別與21家龍頭企業、82個農業專業合作社、10戶能人大戶建立了不同方式的利益聯結關系,實現了戶均1個新型經營主體利益聯結,有效帶動了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培育新型農民,提高致富之技。大力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農民素質提升培訓等,切實增強農村群眾的脫貧致富能力。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培訓1.3萬人(次),其中,建檔立卡勞動力培訓3000余人(次),全縣已實現轉移就業5.9萬人,實現了農村戶均1個勞動力輸出或1項技能培訓的目標,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勞動力基礎。

“四面流動紅旗”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以脫貧攻堅補齊鄉村短板,以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果,創建“四面流動紅旗”工作機制,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有機結合。

“亮”目標,強化主動擔當作為。制定《寧洱縣創建“四面流動紅旗”村鎮助推鄉村振興實施方案》,細化“基層黨建、產業發展、宜居鄉村、鄉風文明”四個方面工作任務,即:“基層黨建流動紅旗”,圍繞村“兩委”班子建設、作用發揮、制度落實、活動場所管理使用、服務群眾能力和鄉村治理等方面的情況創建。“產業發展流動紅旗”,圍繞“四個一到戶”、“一鄉一特、一村一品”、人均產業收入、產業利益聯結機制及效果、新興產業培育、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創建。“宜居鄉村流動紅旗”,圍繞村容村貌、垃圾處理、污水處理、廁所革命、庭院整潔和生態文明等情況創建。“鄉風文明流動紅旗”,圍繞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文明素養、豐富文化生活和弘揚鄉風民風文明風尚等方面創建。

“評”成績,增強基層工作動力。按照“鄉(鎮)分類申報、縣級復核、授予流動紅旗”的程序,以“季度+年終”相結合的方式,每季度爭創1次、每年度總評1次“紅旗村”“紅旗鄉(鎮)”。各鄉(鎮)嚴格按照“四面流動紅旗”評分標准,每季度進行“紅旗村”“紅旗鄉(鎮)”申報。縣級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進行抽查復核后,上報縣委常委會審定授予“流動紅旗”,進一步增強基層黨員干部工作動力。

“晒”結果,激發爭先進位意識。每季度評比結果張榜公布,對成績突出的享受相關鼓勵政策,全年未獲得旗幟的鄉(鎮)年度綜合考評取消評優資格。通過晒出成績單,在全縣營造出表揚先進、鞭策后進的良好氛圍,從而激發基層干部爭先進位意識。

“傳”經驗,示范引領促振興。加大“流動紅旗”創建工作宣傳力度,組織獲得流動紅旗的鄉(鎮)大力總結推介先進工作經驗,引導各村對照“紅旗村”標准,查不足、知差距,明方向、鼓干勁。通過流動奪旗,樹立榜樣,示范帶動,比學趕超,充分發揮各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推動全縣農村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促進鄉村振興。(胡學鳴、白仲才、馬志磊)

(責編:虎遵會、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