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貧摘窮帽 腳步鏗鏘奔小康

2020年05月28日15:20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攝影:李輝

“我們現在就認准種洋芋了,洋芋價格高的時候達到4塊多一公斤,上一季的價格也賣到2塊多一公斤,種洋芋的活計不算太多,收入也比外出打工賺得多,還不用擔心收購問題,幫扶干部積極幫我們尋找商家上門收購。加上種植甜脆包谷等作物帶來的收入,現在手頭寬裕了,日子好過多了。”雲南省陸良縣小百戶鎮一村民介紹,旺盛的市場需求讓陸良縣小百戶鎮村民種植馬鈴薯的熱情空前高漲。

陸良縣小百戶鎮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79戶4135人,2017年14個村(居)委會被列為省級貧困村,其中蘆山和天花2個村委會為深度貧困村。小百戶鎮以“全面小康路上決不落下一名貧困群眾”為出發點,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聚焦重點難點, 採取“三聽取,兩調度、一督查”工作模式,將脫貧攻堅工作責任落到實處,對照工作任務清單,通過明察暗訪督導脫貧攻堅工作完成實效,打通“最后一公裡”,推進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

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小百戶鎮鎖定農危改項目,對全縣147戶危房存量按照一戶一方案的原則及時制定實施方案,拆除重建21戶,修繕加固126戶,拆除閑置危房、爛烤房等9萬余平方米。按照“新主體、新平台、大產業”發展模式,壯大馬鈴薯產業,緊緊圍繞建設高原特色農業的戰略部署,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水利、氣候、區位等自然條件和“時間差”優勢,形成了“一個產業+兩級平台+三聯機制+多個主體”的多元產業發展格局。上壩食用菌種植和中壩光伏發電項目已初見成效,貧困戶實現收益分紅﹔興隆村流轉土地34畝,種植藍寶石葡萄,已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和苗木種植﹔某扶貧產業公司整合扶貧資金800萬元,養豬場已開工建設。2019年,全鎮共種植馬鈴薯11萬畝,產量20.6萬噸,實現經濟總產值3.3億元。

攝影:李輝

今年,小百戶鎮將重點圍繞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貧困戶人居環境改善,貧困村舊貌換新顏,將發生質的改變。通過城鄉一體化管道架設以及水源治理解決了貧困戶飲水安全問題,讓人人喝上放心水,住上安全屋,用上衛生廁。扶貧必先扶志,脫貧必先脫懶。為了改變“靠著牆根晒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的現狀,該鎮創新實施“扶貧再貸款”政策,走出“資金跟著窮人走、窮人跟著能人走、能人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市場走”的金融扶貧新路子。

小百戶鎮在總結“增收激勵法”的基礎上,建設了扶貧扶志平台,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採取幫扶單位和干部幫一點、扶貧產業資金補一點、黨員鄉賢商會捐一點、市縣資金獎補一點的方式,多渠道籌集資金,備齊日常用品,貧困戶通過在產業就業、鄉風文明、家庭美德、工作配合等方面表現獲得積分,用積分兌換物品。實現了結對幫扶由“慰問式”為主向“精神補鈣”為先的喜人轉變、貧困戶脫貧由“背著走”向“領著走”的喜人轉變、一般群眾對貧困戶由“另眼相看”轉變為“刮目相看”。

“我家的是新建房,室內的地板磚已經鑲嵌差不多了。這個房子讓我結束了40多年泥土房的生活,窗戶安的是塑鋼,冬天保暖不愁,如果沒有這麼好的政策幫助,我都不敢想這輩子還能住上新房子。”陸良縣小百戶鎮常旗堡村委會常映華難掩喜悅地說,他們家以前的房子是一間泥土房,房屋狀況很不好,不安全,是黨的好政策讓他們家住上了新房子,房子新了,心裡也亮堂了。(何玲芬)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