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麻栗坡縣加強對疫情防控、經濟發展和就業形勢研判,著力“五走”穩就業、促脫貧、防返貧。
調研走“深”。圍繞“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目標,組織挂鉤干部、“老山突擊隊”、“群眾服務隊”進村入戶走訪就業情況或開展就業扶貧調研,把就業扶貧政策及崗位信息送到貧困戶手中﹔深入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扶貧車間、汽車客運站、農村淘寶網點等,現場了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企業復工復產、外出務工人員出行情況及存在的難題。
摸排走“實”。成立應對疫情影響穩就業工作專班,安排專人負責,明確工作職責,摸底、排查、梳理外出務工返鄉人員,詳細登記務工經歷、務工意向、返崗時間。村兩委、駐村工作隊、人社金融協辦員摸排擬返崗務工人員的就業動向、就業意願、預期薪酬等信息和已返崗務工人員的就業狀況。建立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勞動力信息數據庫,對農村勞動力進行拉網式摸排登記﹔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審核、規范和完善,提高“數據成色”﹔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信息數據進行動態更新和維護,統計上報有組織、成規模的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情況,及時錄入指揮調度系統﹔對轉移就業農村勞動力進行跟蹤服務、信息更新。截至目前,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實名登記8.36萬人,含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3.2萬人,錄入企業用工數據397家,導出登記失業人員1019人次,已電話核實822人,完成失業狀態、就業意願、培訓意願等登記905人次。
對接走“准”。主動與“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對接協調,與廣東、上海、浙江、江蘇、福建等地簽訂勞務協議,進一步推進東西部勞務協作,擴大勞務輸出的深度和廣度。截至目前,已開展面商會9次,召開東西部勞務協作座談會2次﹔採取“線上匹配+線下對接+精准服務”方式,廣泛收集各類用工信息,准確掌握企業用工需求,全面開展線上招聘活動﹔通過“麻栗坡縣就業服務”微信公眾號、QQ和微信工作群等線上平台發布招聘崗位,人力資源機構、鄉鎮社保中心、村委會(社區)社保專干、挂鉤幫扶責任人等線下渠道推送就業崗位,提供真實、合法和有效的就業信息。截至目前,已發布招聘信息270期,推薦就業崗位86094個﹔開展“送政策、送服務、送信息、送崗位”現場招聘活動,實現農村勞動力特別是貧困勞動力與用工單位“零成本”無縫對接、“零距離”溝通、交流、洽談,讓貧困勞動者盡可能在“家門口”獲得就業機會,盡快實現就業增收脫貧。現場開設就業政策、技能培訓、創業貸款、養老保險咨詢服務點,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提供政策咨詢、疑惑解答和報名服務,對有轉移就業意願的貧困勞動力100%推薦就業。截至目前,已對接企業13家,提供就業崗位2928個,達成就業意向24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97人。
服務走“高”。打“免、減、緩、延、返、提、貸、補、獎”政策“組合拳”,變“人找政策”、“企業找補貼”為“政策找人”、“補貼找企業”。梳理出92家符合享受失業保險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補貼75家134.24萬元,惠及1787人﹔免征292家參保中小微企業工傷保險費26.78萬元,涉及4114人﹔減半征收2家大型企業參加工傷保險費0.16萬元,涉及58人﹔減半征收7家參保社會組織工傷保險費0.11萬元,涉及139人。受理“貸免扶補”貸款89份、創業擔保貸款226份、小微企業貸款1份,入戶調查107戶,送銀行辦理36戶﹔對2家提供職業介紹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給予就業創業服務補貼,發放就業補助資金1.92萬元。
保障走“精”。發布實用技術線上培訓20期,受訓人數2016人次﹔開展職業技能線下培訓69期5684人(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5564人)。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全縣40家扶貧車間復工復產40家,帶動農村勞動力就近就業684人(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251人)。開發鄉村環境衛生清掃員、社會綜治協管員、道路維護員等7類鄉村公共服務崗位,托底安置2721人“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人員就地就近就業。(張雯銘 王正委 嚴雲 李艷萍)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