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滄源:黨建引領奏響沿邊小康村幸福樂章

2020年03月24日12:04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刀董村文化活動室

近年來,臨滄市滄源縣以黨建引領,抓實邊境小康村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基層社會化治理工作,詮釋黨建與發展兩抓雙促進,奏響沿邊小康村群眾生活的幸福樂章。

滄源縣勐董鎮刀董村就是一個突出的邊境小康村建設示范點,它坐落於祖國西南邊陲,與緬甸接壤,國境線長4.979公裡。近年來,在脫貧攻堅、沿邊小康村建設的推動下,村黨支部以聯合黨支部建設為契機,聯防聯治、管邊控邊,從一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一步一步地發展成為如今遠近聞名的邊境和諧沿邊小康村。

滄源縣6個邊境鄉鎮共建有黨組織156個,安排了13名縣處級領導干部、20名科級領導干部和23名第一書記挂包聯系,負責指導、協調項目的實施,並嚴格實行每個邊境行政村選派駐村工作隊員不少於3人。在配備25名界務員的基礎上,將150公裡的邊境線劃段分配黨員,明確“邊境安寧”責任區,全面清除邊境管控盲點。

刀董村文化活動室

在完善基礎設施的基礎上,滄源縣注重人居環境提升,以打造“鮮花盛開的村庄”契機,通過“黨支部+挂鉤單位+農戶”的模式,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庄清潔美化提升行動,由黨支部組織帶領挂鉤單位干部和農戶在進村入戶沿線道路種植大樹紫薇、香椿、花椒樹、播撒孔雀草等草籽﹔動員村民使用杉木制造花箱,每家每戶種植鮮花10盆,編織實用又美觀的竹籬笆圍欄。現在的邊境村村庄干淨整潔,庭院鳥語花香,走進村子,猶如置身於一幅優美的畫卷中。

滄源縣堅持把特色產業作為推動邊境行政村跨越發展的關鍵支撐,突出特色、多點突破。在鞏固提升烤煙、茶葉、甘蔗、橡膠等傳統產業的同時,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打造了芒卡沃柑6700畝、無筋豆5000畝、班洪辣椒2000畝、碧麗源生態有機茶園1.5萬畝、橡膠15.3萬畝等種植基地,推出了班老“佤雞”“佤山跑山雞”等一批亮點特色產業。

目前,滄源通過“黨建領航+設施為基+產業助推+聯防固邊”四管齊下,在黨的光輝照耀下,全縣各邊境村繼續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奮進。(王邦玲、李玲、羅芳薇)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