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两山”理念的云南实践

2023年04月12日08:35 | 来源:云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两山”理念的云南实践

玉溪市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

玉溪市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

元阳县阿者科村发展生态旅游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元阳县阿者科村发展生态旅游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2年3月,省自然资源厅开展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征集工作,并于近日筛选出云南省第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5个典型案例,分别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石漠化综合治理、保山市施甸县善洲林场“绿色+金色+红色”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昆明市西山区引入社会资本整治废弃矿山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阳山片区综合治理废弃采选区、泸沽湖滇川两地联合护湖绿色发展。

首批典型案例的推出,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5个案例各具特色、风格明显,对下一步在全省持续推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赋值绿水青山 推进价值转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指明了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生态产品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生产共同作用所产生的、能够增进人类福祉的产品和服务,是维系人类生存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必需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就是将生态产品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自2016年首次提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概念以来,我国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逐步由一个概念理念转化为可实施操作的行动,由最初国土空间优化的一个要素逐渐演变成生态文明核心理论基石。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202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提出,国家层面统筹抓好试点示范工作,选择跨流域、跨行政区域和省域范围内具备条件的地区,深入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重点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供需精准对接、可持续经营开发、保护补偿、评估考核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鼓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积极先行先试,并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加强宣传推广。选择试点成效显著的地区,打造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基地。

2020年4月,《玉溪市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案例》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2021年12月,《元阳阿者科发展生态旅游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案例》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三批典型案例。由此为开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工作在云南省开启了“加速度”。

积极探索实践 形成宝贵经验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就是“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过程。这个“变”的过程充满了绿色动能,成为生态文明扎根之处人们都在积极践行的焦点。

2023年1月18日,红河州元阳县阿者科村的村民们拿到了“阿者科计划”实施后的第7次分红,户均获得2068元。“阿者科计划”是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团队,受元阳县政府邀请进行调研后专门为阿者科村单独编制的,是基于梯田生态,融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文旅融合发展、农耕技艺传承为一体的发展计划。该计划的实施为阿者科村找到了一条实现可持续保护发展、增收致富的新路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誉为践行“两山”理念的活样板。

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角度看,“阿者科计划”通过生态产业化经营,最直观地实现了生态产品的价值。阿者科村依托特殊的地理区位、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内源式村集体主导”旅游产业,把优质生态产品的综合效益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实现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和村民受益的良性循环。

2022年4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云南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明确云南省到2024年,通过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示范,有效破解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经验做法,并在全省逐步推广运用。到2025年,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初步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政策制度逐步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府考核评估机制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利益导向机制基本形成,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明显增强。到2035年,系统完善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建立,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为美丽云南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系列工作的展开,云南在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为积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挖潜,2022年3月,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开展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典型案例征集工作,共征集到云南省生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23个,经逐一讨论研究,筛选出有代表性的《文山州西畴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案例》《保山市施甸县善洲林场“绿色+金色+红色”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案例》《昆明市西山区引入社会资本整治废弃矿山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案例》《红河州个旧市阳山片区综合治理废弃采选区案例》《泸沽湖滇川两地联合护湖绿色发展案例》5个案例。

生态产品根据公益性程度和供给消费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和价值实现路径:公共性生态产品、经营性生态产品、准公共性生态产品。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模式主要有四类: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生态治理及价值提升、生态产业化经营和生态补偿。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一个相对较新,且专业内涵丰富的体系,只有彻底转换思维路径,从生态优先的角度出发,遵循绿色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用足云南生态资源优势,找到弯道超车的发展方法。正如文山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所说,只有切实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才能切实激发人们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更多生态产品的内生动力,生态保护和修复才能切实可持续,让“两山”理念从逐渐深入人心变为写在中华大地上的生动实践。(朱丹)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