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云南:“碳”路美好 逐绿而行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2月命名了2022年度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双柏县、大姚县上榜。至此,楚雄州共荣获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国字号”品牌3个、“省级”品牌3个,位列全省“双第一”,交出了保护好绿水青山的优秀答卷。
近日,记者跟随由云南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组织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采访组深入楚雄州,探寻楚雄州追青逐绿、向美而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追青逐绿厚植生态底色
近年来,楚雄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提升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果,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绿水青山间定调发展底色。2022年,全州绿色产业增加值占比突破80%,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坚持系统治理、全域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全州10县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9%,PM2.5均值为12微克/立方米,水环境国控断面优良率达93.3%。严守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绿美楚雄”声名远扬。
楚雄州境内乌蒙山、哀牢山、百草岭“三山鼎立”,金沙江、元江两大水系“二水分流”,自然生态良好,气候宜人。
2022年以来,楚雄州先后印发实施《“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先行示范区建设规划》《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楚雄州Ⅳ类Ⅴ类水体治理行动方案》《楚雄州“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多举措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位于龙川江上的西观桥断面于2018年被列为长江保护修复12个重点整治的劣V类国控断面。中央环保督察、省环保督察、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审计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等专项督察,将龙川江西观桥断面水体达标作为整改事项,并明确提出2020年脱劣的目标。
几年来,楚雄州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狠抓西观桥断面水质提升,坚持全流域治理“一盘棋”。“经过不懈努力,西观桥断面于2019年提前一年达到了Ⅳ类水质目标,2020年治理措施不断发挥效益,水质稳定达到Ⅳ类,2021年水质进一步改善。2022年所有监测指标均达到Ⅲ类,成功实现由劣V类水提升至良好水体的转变。”楚雄州生态环境局局长赵胜祥说。
目前,武定县木果甸村国控断面已提升到Ⅳ类,实现“脱劣”,南华县小天城省控断面提升为Ⅲ类,永仁县麦拉国控断面恢复到Ⅲ类,禄丰市关山场省控断面提升至Ⅳ类,永仁县永定河流域的污染治理取得较好实践经验。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持续推进,牟定县江坡镇高平村委会的牌坊村民小组告别了曾经“灰头土脸”的模样,映入眼帘的是标准化停车场、干净整洁的村间道路以及满是乡愁气息的村间布景,村民们房前屋后的小花园、小菜园更是让人眼前一亮。生活环境的改善让村民幸福感直线上升。
聚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这个“硬骨头”,楚雄州初步探索出了一套符合楚雄实际的有效治理模式。以牟定县为例,探索形成了“五个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牟定模式”,走出了一条投入少、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之路。实现村庄由“一时干净”向“时时干净”、由“一村美丽”向“村村美丽”转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满意度不断攀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绿色低碳 提升发展成色
大姚县中部的昙华乡森林覆盖率达93.75%,生态良好,是天然大氧吧,也是全县及周边乡镇重要的水源地,有大姚“水塔”之称。
近年来,昙华乡大力实施“生态立乡”战略,在呵护好昙华乡州级自然保护区的同时,利用昙华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鼓励群众种植适合昙华生长的高山经济林果,在增加昙华乡群众收入的同时大大增加了林木覆盖率。
“我家有4口人,去年在自家的山林里采松包,卖了4吨左右,有1万多块的收入。”昙华乡子米地村村民李才春说。除了松包外,华山松树下还长着松露、重楼等野生菌和中药材。一吨又一吨的松包,一山又一箐的森林,让昙华群众的钱包越来越“鼓”。
作为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云南省“一县一业”核桃产业特色县、云南省首批美丽县城”等荣誉称号的大姚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资源与产业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碳达峰、碳中和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行动。在“双碳”宏伟目标下,楚雄州积极行动,布局新赛道,激发新动能。
钻孔、浇桩、支架安装、组件安装……一块块墨绿色的太阳能光伏板被精准铆定在一个个支架上。一排排依山就势矗立的光伏板,正准备“追光逐日”,场面蔚为壮观。年均日照时间达2836小时,被列为全省12个太阳能最佳开发县之首的“中国阳光城”永仁县通过招商引资,新能源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快速发展。
培育壮大以风力和光伏发电为龙头的绿色能源产业,姚安县切实加强主导产业、示范集聚区、龙头企业、基础平台建设,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依托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通过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双柏县打造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有文化底蕴的特色产业品牌,形成“白竹山茶”“妥甸酱油”等一批绿色有机主打产品,绿色能源产业加速崛起。
以绿色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为依托,楚雄州积极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数据显示:2022年,全州GDP达到1763.42亿元,上升至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第6位和全省第五位,增长6.7%、居全省第二位。绿色硅、钛产值达482.9亿元,绿色产业增加值占比突破80%,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业增加值355.2亿元,占GDP比重20.1%,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10.2%。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碳”路美好,逐绿而行,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楚雄正全速启航。
跟评
以生态之优促高质量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坚持绿色发展,贵在久久为功。好山好水,价值无限。良好的生态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关键在于找准平衡点和着力点。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径,善于因地制宜、科学施策,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楚雄州为例,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美丽乡村建设在这里变成现实,生动诠释了持之以恒的力量。
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摈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加快转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把发展的基点放到创新上来,让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社会风尚,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近年来,云南省坚持系统观念、优化政策环境、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绿色浪潮”兴起,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势能。以绿色发展赢得新未来,前景可期。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深入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以生态红利赋能高质量发展,我们定能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推动绿美云南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胡晓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