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

云南弥勒: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刘怡
2022年05月08日10:42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五一”国际劳动节当天一早,江宁推着轮椅带着87岁的老母亲,来到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东风韵景区。

景区内盛开的紫色马鞭花随风摇荡,远远望去大片的花田成了一片紫色的海洋,漫步在花海之中,江宁心情十分舒畅,“我们就住在弥勒市,假期有时间带着家人出来踏青赏花,一起感受自然风光,很不错!”

今年“五一”假期,不少云南人与江宁一样,选择了周边游、短途游。假期前夕,云南省推出系列旅游惠民措施,与此同时,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云南各地各景区面向各类游客打造了优惠消费套餐,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活动。

东风韵景区马鞭花迎风盛开。人民网 刘怡摄

文旅活动丰富多彩 惠民优惠激发景区活力

作为弥勒市民,江宁和母亲免票进入了东风韵景区。今年“五一”假期,景区推出了弥勒市民免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居民半价的惠民活动,有力拉动了本地假日的文旅消费。

假期前夕,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多个线上平台,面向广大游客陆续发放了1200万元加油券及800万元文旅消费券。在各类惠民旅游优惠的推动下,周边游成为“五一”假期的热门出游方式,乡村游、户外烧烤、露营等方式受到消费者的热捧。

湖光潋滟,花海缤纷。近期,艺术风格独特的东风韵景区内,马鞭花等多种鲜花迎风盛开,景区借此在“五一”期间推出了花海漫游记、创意集市等多种主题体验。踏青赏花、品尝特色农产品,春夏之交,景区的特色主题活动吸引了不少久居城市的市民走出家门,探索乡村生活,感受自然风光。

乡村振兴艺术摄影展、啤酒音乐节、皮划艇、卡丁车……在感受自然风光的同时,游客在东风韵景区还能体验到多种新颖的游玩项目。

东风韵景区文创互动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体验。杨映波摄

“景区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五一’期间进行精准、有序开放。”云南省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云南省弥勒市东风韵景区负责人雷坤介绍,为扩大省内周边旅游市场的开发,景区为不同类型游客打造了丰富的旅游产品和套餐。他同时表示,在政府政策和景区活动的推动下,“五一”期间,感觉到旅游市场已有所回暖。

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从蜂巢不断滴下的蜂蜜晶莹剔透,一边从蜜碗中夹起一块蜂巢的张晓仙,一边给游客介绍着自家的土蜂蜜。一眼看去,戴着口罩的她,眼角都是笑意。

“五一”假期第一天,张晓仙坐着自家的三轮车,从距离一个多小时车程的新哨镇大丫勒村赶到东风韵景区。走进景区设立的红物集市街区,门口第一家就是景区免费提供给张晓仙售卖农特产品的摊位。

曾是建档立卡户的张晓仙家里有四亩地,一家人靠着种植玉米、葡萄、韭黄等特色农产脱贫。几天前,张晓仙从村委会了解到,“五一”期间,东风韵景区为周边村民免费提供农特产品售卖摊位。带着自家产的土鸡蛋和土蜂蜜,张晓仙决定到景区设立的集市里试一试。

与张晓仙同样打算的,还有从东风镇东风街道来的袁焕梅,今年“五一”,她也报名参加了红物集市活动,在由景区免费提供的摊位上,售卖由弥勒当地特色农产——葡萄酿制的玫瑰葡萄鲜花酒。

今年“五一”,东风韵景区首次推出了红物集市,摊位对周边村民免费开放,面向游客销售当地独具特色的农产品,而这并不是景区首次推出的助农创收措施。

红物集市内的特色产品摊位。人民网 刘怡摄

近年来,东风韵景区通过原创艺术与属地农特物产有机结合的模式,邀请云南著名的艺术家、设计师参与到当地农特产品的包装设计、产品标准定制的过程中,累计开发了40余款属地农特产品,包含葡萄汁、卤鸡、红糖等特色产品,同时利用东风韵的品牌优势,渠道优势进行销售,目前销售额已累计突破400余万。

“我们通过文旅赋能、艺术助农的形式,提升属地物产的品质和价值。”云南省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云南省弥勒市东风韵景区负责人雷坤表示,借助设置的特色集市等助农形式,打通了农特产品和客户端的销售渠道,未来景区将以更多常态化的助农形式,带动周边村镇发展,助推当地的乡村振兴。

(责编:徐前、祝鸿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