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危险就不当警察,怕死就不干禁毒!”

2021年06月25日08:44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禁毒是一个危险的职业,禁毒民警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在祖国西南边陲云南,1982年,全国第一批禁毒队伍在这里诞生,30多年来,58位民警英勇牺牲,成为牺牲人数最多的警种之一。临沧市公安民警张从顺、张子权父子是这只英雄队伍中的杰出代表,近段时间以来,这对父子持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关注量达18亿余人次,上亿网民纷纷为他们泪目。为什么父子两代人会受到如此关注、赢得如此敬重?三个儿子为什么都追随父亲的脚步从警报国?为什么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奉献牺牲?

“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在禁毒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个个禁毒警察在殊死搏斗中倒下,又有无数禁毒警察站起来。张从顺在抓捕武装毒贩中,面对毒贩拉响藏在腰间的手榴弹仍然临危不惧,坚持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为阻断毒品流入境内流尽最后一滴血。张子权亲眼目睹父亲为禁毒流血牺牲,仍然追随父亲脚步,义无反顾成为“刀尖上的舞者”,每当有抓捕任务,他都会说“带上我”,在抓捕毒贩时,他总是冲在第一个,抽调侦办跨国境跨省区涉疫专案中,穿着防护服纸尿裤夜以继日奋战22天,累倒在办案一线,直到心脏无法跳动。

身处禁毒前沿就要有“边境多缉一克毒,内地少受十分害”的担当。坚守在边境一线的民警们都有这样一种感受,在边境线上,选择了干禁毒就意味着奉献担当甚至流血牺牲。张从顺主动申请到最偏远的边境一线,坚守在最基层、最前沿,常常只身深入毒穴抓毒贩,用血肉之躯筑起铜墙铁壁,成为当地群众眼中的“边关守护神”。30多岁、年纪轻轻的张子权,战斗在全国禁毒前沿阵地,多次直面枪支利刃、卧底毒贩身边,9年禁毒生涯,参与缴获毒品27.7吨、制毒物品1180余吨。每一次抓捕毒贩都是一次殊死搏斗,每一克毒品的背后都可能是流血牺牲,正是无数像他们一样为禁绝毒品、甘于奉献牺牲的禁毒警察,才换来了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安宁。

“怕危险就不会当警察,怕死就不会干禁毒,干禁毒肯定义无反顾。”张子权说,他说出了禁毒这份职业的危险,也说出了禁毒警察的血性本色。禁毒民警从不在公众面前露脸,但当他们可以让大家认识他们时,往往意味着这可能是他们生命中最辉煌的一刻,张从顺在纪录片《中华之剑》里唯一的一次露脸让大众认识到了禁毒的危险,张子权的露脸让社会各界为这对父子动容落泪、为禁毒这个职业点赞致敬。张从顺牺牲时,现场群众落泪说:“张所长走了,军弄的天昏了一半、山阴了一半。”这对父子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奉献牺牲的感人事迹,让我们看到了禁毒警察禁绝毒品、视死如归的决心意志。

“我最怕听到他说要出差”“他每次出差,我都只能紧紧握着手机,在忐忑不安中等待他报平安的信息。”张子权的妻子说。张子权每一次出差,留给家人的是无穷无尽的担惊受怕,他的抽屉里,堆满荣誉证书、奖章,却从不敢带回家中。有很多禁毒警察都有这样把荣誉深深隐藏的经历,也有无数禁毒警察家庭因为家人身处禁毒前沿而提心吊胆,因为对于禁毒警察而言,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是一次历经生死的考验,家人打来的一个电话就有可能让自己暴露在危险中。

张从顺、张子权父子的牺牲让人震撼,震撼的是他们父子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红色传承,感动的是他们一个流尽最后一滴血、一个累到心脏无法跳动,同样值得敬佩的是他们牺牲后,张子权的母亲面对失去丈夫:“没有警察,哪来安宁,没有安宁,哪来的家,老张牺牲了,让儿子们接着做吧。”26年后失去小儿子后又说:“他是我最疼爱的儿子,也是党和人民的儿子,他走了我很心痛,但如果重新选择,我仍然支持他当警察。”一家五口人、四人从警路、一门两忠烈、忠勇荡乾坤,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信仰的积淀、血脉的赓续、家风的传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禁绝毒品,就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厉行禁毒方针,全力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就要像张从顺张子权父子一样,秉持毒品一日不除、禁毒斗争就一日不能松懈的信念,一代人接着一代人不懈奋斗。(钱兴重)

(责编:徐前、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