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杂技特色 讲好英雄故事

金 浩

2021年06月17日08:5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发挥杂技特色 讲好英雄故事

  图为杂技剧《战上海》尾声“碑”的段落剧照。

  近日,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的杂技剧《战上海》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该剧以同名影片为故事蓝本,从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动作场面与表现段落,将杂技与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实现了“剧与艺”的艺术创新。

  与以往同类作品相比,该剧从题材创作到内涵表达,都有了较大变化。在表现英雄人物的性格与情感方面,该剧侧重用内心独白式的杂技动作语汇呈现。传统的线性叙事被综合性的视听表演空间取代,观众欣赏的自主性被强化凸显。编剧董争臻说:“希望通过实践,努力让杂技的技艺再回归到生活中去,这种回归是建立在生活审美基础上的创造。”该剧由“形”入“象”,打破了传统杂技的表演样式,提供了杂技表意的成功案例。

  剧无理不服人。剧中“智取密件”的片段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集体换装的舞蹈场景不间断地融合在角色表演进程中,众演员在服装变化中巧妙地帮助白兰成功脱身,白兰通过细微处的种种变化来配合表演。这一系列动作为白兰后面成功脱身的情绪蓄能,让她在“飞车追赶”中情感爆发力更强。这样的剧情设置,合乎人物逻辑、事理逻辑,在创作手法上也构成了情节铺垫和层次鲜明的对比。

  剧无技不惊人。创作者将技巧作为全剧的一抹亮色,努力在“高、难、新、特”上另辟蹊径。例如,在“暗巷逐斗”场景中,创作团队运用滑稽戏调节全剧表演的紧张节奏。在翻腾技艺上,大胆突破对杂技传统道具特别是“圈”的使用。编导将颇具上海弄堂特色的生活场景和日常物品,衍化为演员在剧情中展示技术技巧的辅助工具。该剧真正的咏叹调是通过道具体现出来,比如攻坚战大软梯和苏州河雨夜飞渡等场景。其中,“梅花桩”被巧妙地设计为渡河过程中的桥墩、暗桩。传统的“舞狮”双人配合程式化的高难度技巧,准确地表现了我军战士淬火成钢、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英勇气概。

  剧无情不感人。杂技剧《战上海》有诸多“动情”之处。如剧中用滚环、绸吊等双人配合表现江华、白兰在青年、热恋和相思各个时期的场景。剧目开始用滚环,把青春活泼的朝气表达出来了;两人转环时要求对手平稳,寓意两人的感情趋向稳定;到最后用绸吊飞起来时,两位演员抓得非常紧,寓意着两人深刻的爱情。这种“以物喻人”“以人化物”的情感递进式处理,生动细致。最感人的场景是尾声“碑”。一组表现力与美“较劲”的造型出现后,一只和平鸽缓缓飞落在“雕塑”的掌心。

  杂技剧《战上海》的创作给了我们诸多启迪。杂技剧的创作要寻找艺术与演出市场的平衡点。杂技剧的制作要做精,不能做空,要尊重杂技艺术的规律,不能跟风、速成,更不能把心思全放在怎样包装、怎样用舞美来帮衬,片面化追求舞台上的造势,这些都不足以构成杂技剧创作的良性循环生态。我们应该更多从杂技本体去探索:以戏剧的杂技化为出发点,发挥杂技特点,讲好中国故事、英雄故事。在创作过程中,要找准剧情和艺术的结合点,强调杂技语汇表现的独立性。同时,杂技创作者需要巧妙地打通杂技剧中戏剧化与杂技性的界限,使杂技语汇与戏剧情感高度融合,避免造成孤立不相称的戏剧因素与单纯炫技“两张皮”现象。

  杂技剧《战上海》获得了口碑和市场的双丰收,充分证明了舞台艺术工作者只要深入思考、耐住性子、悉心打磨,这类高扬革命先辈精神的红色题材、礼赞英雄的现实主义作品,始终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尤其对于年轻观众而言,影响力和感召力是巨大的。(作者为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责编:木胜玉、徐前)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