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丘北:河边村里故事多

2021年06月04日09:36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曰者镇河边村,当地干部群众致力于古村落的保护“留住乡愁”,发展产业富民兴村,热心公益事业扶贫济困……每一个故事都是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实践。

文山州丘北县曰者镇河边村马继武中将的故居。李顺摄

保护传统老宅,赓续红色基因

河边村于2013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一个有着478户2028人的回族聚居村寨,共保存有完好的18栋古四合院,其中就有台儿庄战役的抗日名将马继武中将故居和祖宅,每一栋四合院都浸润着一段历史故事。

“我们选用了马继武的故居作为村史馆,要让村里人铭记历史、铭记英雄,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河边村村小组组长司江明介绍。据了解,河边村针对近年来古建筑群呈现出“老龄化、空巢化”趋势,做到规划先行、重点保护,将古四合院保护与危房改造有效衔接,对传统村落核心区的24户农户进行集中搬迁安置,筹措50万元资金修复了4栋古四合院的瓦面及内部清理,对18栋的老旧电线全部更新。

另外,寻找村里年长的乡贤及古四合院的后人,挖掘整理古村落里的人文历史,并于2017年邀请作家撰写出版发行了书籍《河边村古宅中的生命色彩》,用于宣传河边村的历史文化。

文山州丘北县曰者镇河边村葡萄种植基地的丰收景象。李顺摄

发展产业解民忧,扶贫济困显担当

2020年年初,因受疫情影响,河边村及周边各族群众种出来的农副产品滞销,有的种植户还是建档立卡户、边缘户,村小组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地在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后,找来当地的多家合作社和种植户,共同筹资200余万元成立了以种植优质水稻、辣椒、葡萄、蜜桃、百香果等产业为主的云南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的模式,以网络直播村长带货,在电商平台开设“中国特产·丘北馆”等多种形势,把滞销的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为当地老百姓挽回经济损失达500余万元。

疫情防控初期最紧缺的是防护物资,一线工作人员防护措施不到位,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存在很大的风险。为此,司江明、刘忠祥等村干部拿出自己的工资,采购了一千多个口罩和相关物品用于村里疫情防控。同时,他们坚持每年自己出资在村里及周边村寨开展一次走访慰问活动,看望50余户老弱病残、孤儿和贫困学生,进行生活物资发放及现金帮扶。其中,既是公司董事长,又是村小组长的司江明已投入爱心帮扶资金达30余万元。

脱贫攻坚结硕果,民族团结花正艳

脱贫攻坚工作中,为了用好每一笔项目资金,村干部与县、乡、村工作队员一道起早贪黑、走村入户、宣传动员,共新建改造危房200余所,铺筑村内道路6公里,在村里修建了排污管道及污水处理厂。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020年9月,云南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还联合多家合作社与周边51户建档立卡户签订了农产品保护价收购及劳务合同,为农户的稳定增收提供了保障。

“公司免费提供种子、肥料和技术指导,我们的农产品栽得好,不愁卖。”村里的建档立卡户赛家红开心地说。干群同心,其利断金。2020年底,河边村65户建档立卡户262人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

近几年来,在村干部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河边村宗教和顺、产业发展、治安良好,民族团结进步之花鲜艳夺目,该村于2018年被文山州人民政府评为民族团结示范村。

目前,河边村正积极创建云南省的民族团结示范村,并新建一个“民族团结主题公园”,村里有78户村民还无偿出让了20余亩土地用于公园建设。“我们作为村民的领路人,今后将积极带领村民践行新时代‘西畴精神’,团结周边各族同胞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乡村振兴,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司江明坚定地说。(李顺 丘北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编:徐前、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