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一段红军长征路,追寻红色足迹感受艰辛历程;编排拍摄一部MV,诉说时代变迁企业发展;罗列办实事好事清单,解决好职工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云南铜业党委修好“必修课”,推动党建生产双向深度融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云南铜业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红心:深学笃信
云南铜业党委坚持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追忆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的力量。围绕《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进行专题辅导学习,讲述百年征程中的云南故事和取得的新发展。此外,云南铜业党委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所属各级党组织通过主题研讨、专题讲座等形式,搭台“开班”将“必修课”修好。据统计,云南铜业各级党组织配发党史必读书籍7282本,开展专题学习166场次、微课堂业务培训55场次、专题党课37次。
从“打卡”井冈山革命圣地,到参观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的诞生地,从权威专家网络直播,到推送学习资料形成常态,云南铜业党委“线上线下”双轨驱动,广大党员“跳出”课堂学党史,在体验式、沉浸式教学中,耳濡目染感受百年厚重,真切领悟党从弱小到逐步壮大,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硬核内涵。
云南铜业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实心:融促发力
如何将党史智慧转化为攻坚克难的方法?用好党建法宝,是决战决胜的关键一招。云南铜业党委积极探索尝试,用一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知识竞赛,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除此之外,云南铜业党委迅速掀起“赶超标杆我能干成什么”大讨论头脑风暴,形成对标追标事项453项,确立“两带两创”项目348个。
不怕苦、不怕累,面对困难绝不退缩,是广大党员干部骨子里的红色基因,是破解难题最坚定的态度。东南铜业发扬“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闽东精神,参与云南铜业流动红旗竞赛,紧盯对标目标,强化过程管控,第一时间消灭问题,四月份东南铜业火法系统粗铜产量环比提升9.45%,阳极板产量环比提升13.15%。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凉山矿业广大党员干部积蓄力量,在检修工作中亮剑,党员技术骨干带头“冲锋”,顺利完成年度集中检修,全流程系统开车生产一次性成功。矿山研究院“学做融合”延伸业务,推进智慧矿山开采技术和智能化节能技术引进运用,《有色金属矿山井下有轨运输无人驾驶系统技术规范》已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项目论证会上进行了现场汇报和答辩。
亮身份、拼干劲、比奉献,革命传统和斗争精神必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围绕“改革创新攻坚”的年度任务目标奋发向前。
暖心:好事实效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回顾党史就是要细细品味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的为民情怀,始终牢记职工冷暖,将“衣食住行”作为头等大事抓牢抓实抓细。
5月的普朗,突降小雪,温度骤降,位于海拔3000米以来的迪庆有色职工却觉得格外温暖。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单位就投入115万元修缮房屋,对304套职工倒班房加封阳台,赶在风雪之前惠及含承包商员工在内的752人,同时更换了新的电暖桌,让大家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地处亚热带河谷的玉溪矿业却是另一番景象,3月以来,气温逐渐升高,酷暑难耐。该单位组织广大党员团员青年打扫泳池,免费对职工开放,倡导健康快乐的工作生活方式。茶余饭后,职工多了一个锻炼的好地方,幸福感也随之上升。
“师傅,在放酸台面罩一定要戴好!”一声声叮嘱、一句句话语暖人心扉,正是西南铜业硫酸分厂把党史学习教育课堂延伸到安全管理一线的生动实践。面对每天进出现场装运硫酸的两百余人次外来驾驶员,该单位创建党员优质服务窗口提供单点式精准服务,将放酸作业流程制成标准作业卡,提供“一对一帮扶”和“一车一卡”服务。应对疫情防控的新态势,赤峰云铜向职工广泛宣传普及新冠疫苗相关知识,并积极与医院对接,1382名职工及部分职工家属成功接种第一针新冠疫苗,构建起防疫的坚强屏障。(谢鹏程 文/图)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