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专家建言三个层面做出调整

2021年05月31日08: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如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专家建言三个层面做出调整

如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30日举行的国际金融论坛(IFF)2021年春季会议上,与会专家建言在创新战略、创新路径,创新政策三个层面都进行相应调整。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影响大变局的一个关键变量,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大国博弈竞争的主战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按照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需在创新战略、创新路径、创新政策三个层面进行相应调整。

王一鸣表示,创新战略层面,需要从过去以技术追赶为主,转向形成局部优势。要在更多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掌握主动权,形成局部优势。

在创新路径上,王一鸣说,要从过去终端产品的创新优势转向更多中间品的创新优势,这是“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中国在终端产品领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国际竞争优势,如高铁、工程、机械、通信设备等。但是在一些核心关键技术的中间品方面,如芯片、关键原材料、工艺软件等,创新能力还是薄弱。

在创新政策上,王一鸣表示,要从过去注重集成创新,转向注重原始创新。这需要在基础研究领域加大投入,在原创性、引领性的技术领域进行科技攻关,包括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等。

2020年中国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总经费的比重首次超过6%,这一比例此前十几年徘徊在5%左右。而在一些主要发达国家,这一指标多为15%左右。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黄奇帆表示,“十四五”规划提出“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这使得研发投入能够集中在世界科技的前沿,集中在国民经济迫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上,集中在民众生命健康等方面。今后15年在科技创新的路径上,会有所变化。

IFF理事 ,厚朴资本创始人、董事长方风雷表示,实现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目前一个大的短板是直接融资不足。过去几十年的科技进步,70%的动力来自私人部门的投资,包括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并购等。目前政策层面已开始重视直接融资,今后应重视培育股本文化,通过培育知识产权类投资,来解决科学家与企业家、科学家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刘育英 夏宾)

(责编:木胜玉、徐前)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