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法”同行

2021年05月28日15:31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涵盖了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文化繁荣、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组织建设等多个领域,对各级政府的职责和监督检查做出了明确,也对扶持手段做出了具体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制度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对如何促进乡村振兴,如何规范乡村振兴做出了法律解释,为历史交汇时期的“振兴之路”点燃了前进的“灯火”,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与“法”同行,让“振兴之路”上的农村“居住者”更具“方向感”。农民作为农村的“居住者”,对农业农村的改革发展最具发言权,通过将维护农民主体地位、尊重民意、保障民生摆在突出位置、贯穿法律始终,真正让农民手中握有“方向盘”,提升农民心中的“方向感”,让乡村振兴从农民的心中“生根发芽”,在农业农村“遍地开花”。

与“法”同行,让“振兴之路”上的农村“建设者”更具“责任感”。“农村强不强,关键看头羊。”政府及相关部门作为乡村振兴的“领头羊”,关系着振兴内容是否能够落实落细落地,《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不仅规范了“建设者”的职能职责,还形成了系统的监督检查制度,为农业农村的全面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将责任的“紧箍咒”戴上了“建设者”的心头。

与“法”同行,让“振兴之路”上的农村“协助者”更具“参与感”。乡村振兴是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面振兴,是需集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完成的一个伟大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为各界“协助者”参与农村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调动了广大青年、“带头人”来到农村、建设农村、治理农村的积极性,为农业农村的振兴发展带来了人才的保障。

乡村振兴“法”同行,通过对“法”的实施和落实,让“振兴之路”上的“居住者”“建设者”“协助者”用对振兴工作的热情浇灌出农村大地的“满园春色”。(廖正祥)

(责编:徐前、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