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官渡:为民办事实打实

2021年05月27日16:33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昆明市官渡区吴井街道办事处董南社区老旧小区改造中新修的墙面和路面。叶晖摄

“过去,一到下雨天,路面淹积水就很深,连买个菜都出不去!”77岁的夏云芳老人说,现在好了,淹积水问题解决了,路面修得宽宽的,绿化搞得美美的,还装了路灯,建了凉亭,安了座椅,住在这里很幸福。

夏云芳居住在昆明市官渡区吴井街道办事处董南社区水文队128家属院,该小区建于70年代。老旧小区有的“通病”这里都有:路面、绿化、安防、楼道、墙面等老化破损严重,还有道路拥堵、屋顶漏水、雨季淹积水等突出问题。

“对此,我们以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为改造方针,结合老旧小区现状及突出问题,制定了保障类、完善类、提升类三大改造类别,因地制宜加以改造。”官渡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项目负责人陈晶聪说。

“要让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陈晶聪介绍,目前,官渡区有4个街道,427栋,78个老旧小区正在实施提升改造,涉及住户14955户,惠及人口约4.5万,项目总投资25980 万元,计划2021年10月底竣工。

实施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正是昆明市官渡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当下,官渡区聚焦就业、医疗、社保、养老等重点领域,多措并举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努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实效。

徐红伟和她的姐妹们在“三块三”食堂就餐。叶晖摄

“三块三”食堂要升级,老人们交口称赞

5月25日中午11点半,67岁的徐红伟老人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三块三”爱心食堂排队打饭。十多年来,“三块三”爱心食堂为辖区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四菜一汤、每餐3.3元的爱心餐。疫情期间,社区工作人员还上门送餐。

“三块三吃一顿饭,根本不可能!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社区为我们老年人着想!”徐红伟和她的老姐妹们,一直对社区主办的“三块三”食堂心怀感激,赞不绝口。

徐红伟居住的也是建于80年代的开放式老旧小区,属官渡区金马街道东华路社区。跟董南社区水文队128家属院小区不一样的是,该小区老龄人口多、比重大,60以上的人口近5000人,现有80岁以上老人600多人,占全体居民的5.6%以上,并且这个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一些空巢老人及“留守老人”由于身体原因,买菜、做饭较为不便,面临就餐难问题。对此,东华路社区通过多次调研论证,决定在社区为民服务站成立“三块三”老年爱心食堂,从2011年起为辖区60岁以上老人提供爱心餐。

在“三块三”食堂排队打饭的老人们。叶晖摄

收费太低,很多老年人担心“三块三”食堂办不下去。经费从何而来?

社区“两委”班子多次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一方面,把小区流动的蔬菜摊点、家电修理、修锁配钥匙、衣物缝补组织整合为“社区福利社”,固定便民利民服务点。明确责任人,制定管理制度,将零散服务变为规范经营;对蔬菜摊点不收取任何管理费,由他们向老年爱心食堂无偿或低价提供新鲜蔬菜。另一方面,把上级民政部门相关经费、日常慰问定点精准补充到老年爱心食堂。

10余年过去了,随着新时代新发展,老人的需求发生较大变化,休闲娱乐、日间照料、智能电器操作等要求越来越多。而现在“三块三”老年爱心食堂场地有限,难以满足需求。

对此,东华路社区组织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召开听证会,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对冬青里服务用房(危房)进行改造,升级社区“三块三”老年爱心食堂,建设新的“奶奶食堂”,于今年内建成。

“‘奶奶食堂’将更宽敞,更漂亮,菜品更多,不但提供就餐服务,还可以进行休闲娱乐、技艺经验交流等更贴近老年人需求的服务。”东华路社区党委副书记管筠景说。

“到那时,我们的幸福感更强!”徐红伟说。

官渡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引导帮助陈国太老人到“公安窗口”补办身份证。叶晖摄

“老年人服务窗口”心贴心

进入到偌大的政务服务中心,陈国太老人懵了,他找不到相应的“窗口”。

“姑娘,请问补办身份证在哪个窗口?”5月15日下午,76岁的陈国太来到官渡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立马招呼陈国太到“老年人服务窗口”坐下,并帮他填写完相关资料,又带着他到“公安窗口”补办身份证。

不一会儿,在工作人员的引导和帮助下,陈国太的身份证就补办好了。

官渡区政务服务中心“老年人服务窗口”摆放的放大镜、老花镜、急救箱。叶晖摄

“没有他们引导,我根本办不了,找不到窗口。”陈国太称赞说,老年人服务窗口让老年人办事畅通,真贴心!在老年人服务窗口,不但有“爱心专座”,还有轮椅、放大镜、老花镜、急救箱等老年人的所需物品。

官渡区投资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黄开琼介绍,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立足政务工作实际,以数字政务建设为牵引,聚焦群众企业办事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梳理形成了四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任务。

黄开琼说,一是设立“老年人服务窗口”,可及时解决老年人特别是独居、高龄、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办事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建立“个人生命周期”事项清单,办事群众可根据需求快速定位生命周期,查找到想要了解的阶段对应的所有服务事项,实现政务办理事项全覆盖。三是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马上办”,群众可在一网办理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中,实现“就近办”“马上办”。四是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打通业务链条和数据共享堵点,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为群众异地办事提供便利。

“从出生到死亡,可以办理全生命周期服务事项148项,包含从出生、教育、结婚、住房、置业、包括到退休之后的所有事项。”在自然人全生命周期窗口,政务服务科科长马家龙作了更具体的解释,在没设立该窗口之前,群众可能要跑公安、人社、医保、民政、教育等多个窗口,现在可以“一窗办理”。

昆明市官渡区政务服务中心一角。叶晖摄

一串串数据背后,是为民服务的初心

据了解,近年来,在谋划就业创业中,官渡区精确施策,针对辖区外来农村人口、大板桥街道待就业人口、对口帮扶贫困地区人口等,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根据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意愿和技能需求,组织育婴员、电商运营等工种培训,提升自身能力,实现稳定就业。

截至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635人,在云南省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农村劳动力管理模块更新数据84523条,更新率为100%。

一串串的数据背后,体现的是官渡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初心。

在完善医疗保障中,官渡区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达24.65万,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3.46万人以上;斥资1.6亿在关上街道打造全省首家养老、生活、卫生一体化的养老综合服务示范中心,惠及全区12万余60岁以上老人。

东华路社区的固定菜摊服务点。叶晖摄

同时,官渡区把办实事与当下疫情防控结合起来,组建疫苗接种小队,在东聚汽配城设立了服务企业的“绿色通道”,为8家行业市场近3500名员工提供疫苗接种服务。

截至目前,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37596剂次,完成两剂接种24079人,完成首次接种89438人,共113517人。

聚焦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全区各基层党组织将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相统筹,借助智能垃圾分类箱“小黄狗”,引导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29组“小黄狗”覆盖28个小区、40376户居民,居民参与率达到100%。

同时,组织垃圾分类活动40余次,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10000余份、宣传口罩5000余个;自制“净餐馆”检查卡,制作“7个专项行动”点位布局图,实现挂图作战,开展爱国卫生大扫除活动200余次,集中力量清除卫生死角。

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对广福路等26条城市重要道路市容环境进行提升整治;续建路网项目38个,完工12个,道路综合整治、节点改造等完成5个;新建、改造人行天桥4座;主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装灯率达100%,亮灯率95%以上。(向文 叶晖 官渡区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编:徐前、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