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腾冲帕允:养好牛过上“牛日子”

2021年04月27日11:37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肉牛养殖场。

走进帕允,你会看到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在栏舍里悠闲地吃着草料,晒着太阳,偶尔发出的“哞哞”叫声与粉碎饲草的机械声交织在一起,奏响着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乐章。

帕允村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团田乡北部,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共266户1222人,下设1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有52名党员。都说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近年来,帕允村紧紧牵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借助各级扶贫资金大力发展肉牛产业,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有效保障。

班子带头,撸起袖子“鼓牛劲”

长期以来,帕允群众生活普遍困难,人心涣散,加之出入村庄的道路坑坑洼洼,遇到雨季道路阻塞,更是无法出行。帕允村也被戏称为“土皇帝”“山大王”。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帕允村原党总支部书记马荣桥带领支部班子多方奔走学习,搜集市场有用信息,通过深入地总结分析,看到了肉牛市场的发展前景。2019年上级领导到当地考察时,鼓励帕允村因地制宜,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以肉牛产业为依托,积极探索发展“党支部+合作社”模式,通过产业利益链将群众紧紧团结起来、有效组织起来发展产业,有效实现集体和群众“双增收”、强村与富民“双促进”、产业组织化程度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双提升”的目标。

因为支部班子成员都没有养牛的经验,发展养牛产业伊始,如何养牛就成了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跟村中其他的养牛户讨论,到兽医站学习如何给牛看诊,成了帕允支部班子的生活常态。久而久之大家便掌握了牛的脾性和生长规律,也为肉牛养殖合作社的建立作了充分的准备。

考察学习如何养好肉牛。

支部引领,带动群众“发牛财”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帕允村肉牛养殖场项目得以实施,于2019年12月17日建设完成,后于2019年12月30日交由帕允村村民委员会管理。

“组建一个合作社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能够长期地生存发展下去,并把它逐步做大做强。”帕允村原党总支书记马荣桥说。为发展好肉牛产业,帕允村党总支部在反复征求村民意见、外出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多次邀请腾冲市农业农村局和畜牧专家到合作社现场授课和指导30余次,积极与上级单位、公司对接,获得农业农村局扶贫专项资金100万及移民局资金120万,资金来源得到了保障。2020年9月16日,合作社引进大户,与一家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如今的帕允村已从全乡集体经济垫底村“摇身一变”成全乡集体经济的“领头羊”。

提起今天的幸福生活,帕允村的老人们感慨万千:“如今路通了,日子富了,‘土皇帝’的日子过去了,我们真正‘牛’起来了。”

群众参与,一起过上“牛日子”

已是傍晚,帕允村脱贫户韩艳芬依旧在牛场忙碌着,拌料、喂牛、清理牛舍。想到这几年经历的变化,韩艳芬的脸上挂满笑容。韩艳芬丈夫患有精神残疾,女儿正在上初中,家里还有年迈的老父亲。多年来,家里仅依靠几亩薄地维持生计,日子举步维艰。2019年,村委会安排她到合作社务工,这份工作也成了韩艳芬致富的“金钥匙”。“我在合作社主要负责牲畜的喂养,从中也学到了养牛技术,现在还有不错的收入。”韩艳芬说,“我要跟着村支书、跟着党支部好好干,让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日子有了起色,热情开朗的韩艳芬时常和村里的老姐妹唠唠家常,跳跳广场舞,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

韩艳芬户只是帕允村靠养牛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2020年帕允全村经济总收入12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02万元。现在的帕允,村民们的谈话三句不离牛,“家家养牛忙,户户有增收”是帕允的生动写照。“我们红火的日子离不开这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说起支部的带头作用,村民们一致认可。

“念牛经、使牛劲、兴牛业、发牛财”。短短两年,帕允村将肉牛养殖作为产业发展重心,持续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养殖水平,增强了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徐木)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