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蓝皮书:未来机器人或取代法官撰写判决书

2021年04月16日09: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法治蓝皮书:未来机器人或取代法官撰写判决书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的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5(2021)》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司法审判领域,“AI法官”“AI律师”等已经从概念走向现实,未来,机器人极有可能取代法官完成判决书的撰写。

首届广州国际电子及电器博览会开幕,多款“黑科技”产品亮相。 王华 摄

首届广州国际电子及电器博览会开幕,多款“黑科技”产品亮相。 王华 摄

机器人或取代法官完成判决书撰写

“AI法官”“AI律师”已从概念走向现实

这份蓝皮书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司法审判领域,“人机合作”的审判模式或将成为常态。

“‘AI法官’‘AI律师’等已经从概念走向现实。”蓝皮书称,当下在司法裁判领域,人工智能主要在两个方面凸显了较为强劲的应用价值,包括裁判结果的产生方式实现从人工到智能的转变,以及庭审模式实现从“同空(同一空间)模式”到“异空(不同空间)模式”的变革。

蓝皮书提到,对于专业性案件,机器会在论理中学习此前法官的论述,对于该案法官具有较大的借鉴和补充意义,而对于常规性案件的论理,机器人还可全面提升法官的工作效能。“实践证明,在未来,它极有可能取代法官完成判决书的撰写。”

图为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一号馆。记者 陈文 摄

资料图: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一号馆。记者 陈文 摄

机器审判人类的法律危机?

蓝皮书:情感问题交给人,法律问题交给机器人

当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裁判,带来的是便利还是危机?蓝皮书注意到当下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裁判的争议,即支持派凸显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裁判的价值,反对派更侧重于强调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裁判带来的负面影响,“机器审判人类的法律危机”。

为实现对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中的有效规制,蓝皮书提出,未来要在两方面予以完善。

“要实现情感价值与法律价值的二元分割,将情感的问题交给人,将法律的问题交给机器人,准确地划分人工智能的适用空间。”蓝皮书称,对新型案件与案件事实认定的部分主要由人来解决,对常规案件以及涉及法律适用的问题则主要由机器人来解决。

其次,为解决当事人提出的“算法黑洞”的法律质疑,应构建机器人算法审查制度。“包括人工智能算法公开制度、人工智能算法裁决制度、人工智能算法救济制度。”

蓝皮书指出,应用于司法裁判中的机器人,因其决策会影响当事人的财产权利与人身权利,在对其算法技术秘密保护方面,应奉行有别于一般商业机器人的原则,其算法理应向社会公开。当诉讼当事人对机器人算法提出质疑,则需要一个专门的算法裁决机构完成审查和裁决。“一旦算法本身被确认为违法,该司法裁判机器人的算法应当停止使用或者被修正。”

关于人工智应用于司法裁判的法理讨论才刚刚开始,蓝皮书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或将带来新一轮司法裁判制度改革,传统意义上庭审、送达、质证、判决的概念或将在人工智能视阈下被重新定义,由此也将导致我国诉讼法律的进一步完善。 

(责编:木胜玉、徐前)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