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9年,我终于学会了做刑警。”说话的是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刑事侦查大队二中队中队长王磊。有人好奇,“都干了9年警察,咋才学会做刑警?”下面看看35岁的他是如何从“菜鸟”民警到“学霸”民警的。
在破案中自学
从警9年,王磊一直战斗在刑侦一线,学习也从刚做刑警时开始。
2012年12月3日,他当时所在的派出所值班室接报,羊肠大村内一群众摩托车被盗。“我的摩托车停在需要刷门卡才能进入的楼道内,大门口有监控,可还是被盗了。”看着着急的受害人,王磊心里不好受。
“我突然想到,我是直接与受害人接触的人,也能从他说的话里找出线索。”王磊回忆。就这样,通过引导,受害人提供了一条线索:当天有租客要退租,且与房东正在办理退租手续。
一种职业的警觉涌上来,王磊中止询问,带着受害人赶到现场。经调取监控,发现两名嫌疑人于凌晨将被盗车辆推出大门。再仔细看,被盗车辆推出大门前并没有人进入。“这是内盗!”他判定。
之后的案件推进,像极了一道简单的逻辑推理题:王磊发现监控中一名嫌疑人的鞋子与办理退租手续的租客相似,且体貌特征及穿着也极为相似。
嫌疑人确定了,咋抓捕?当时只有王磊和几名同事在现场,抓捕行动很难进行。王磊灵机一动,让房东找借口延缓退租手续,同时呼叫增援。就这样,租客被控制。经当场讯问,租客对伙同他人盗窃摩托车的事实供认不讳。
这是王磊从警以来破获的第一起案件,虽然只是简单的盗窃案,却考察了他作为一名刑侦民警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对受害人同情、对线索敏感、对案情的研判能力、对抓捕时机的把握。
这些素质,在此后的刑警生涯中,王磊用得很多。
从挑战中苦学
光自学还不够,还要有经验的积累。
2016年5月以来,盘龙公安分局接报多起盗窃车内物品案件。经侦查,发现嫌疑人是职业犯罪团伙,作案时驾驶套牌无特征车辆,主、副驾驶遮阳板放下,且嫌疑人作案轨迹无规律可循。案侦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作为专案组成员,王磊带领组员反复到监控消失点勘察。经过数千小时监控的排查比对及摸排,终于找到嫌疑车辆。
问题没完:咋抓捕?王磊和其他成员选择“硬扛”。
收网当天,嫌疑人发现并驾驶车辆疯狂逃窜,王磊带领民警驾车紧追其后。围追堵截过程中,嫌疑人驾驶车辆冲撞民警车辆,导致车辆受损。专案组人员并未被吓倒,当嫌疑人逃到断头路弃车逃跑后,王磊和同事奋起直追,将4名嫌疑人全部抓获。
2019年3月31日,一名报警人称,女友发消息说自己和母亲被人用手铐控制,之后便失去联系。经调查,消息发送后报警人女友一家三人失联。王磊申请进入专案组。
经过大范围的视频筛查及相关数据分析研判,嫌疑人被抓获,可其拒不交代犯罪事实,咋办?在嫌疑人手机里,民警发现数段视频,其中有一段荒山的自拍视频。
这是哪?为还原真相,王磊带领民警根据自拍视频中的背景画面,将嫌疑人住所周边的路走了一遍。经过20多个小时工作,终于在距离嫌疑人住所3公里外的地方发现了视频中的背景地点。
经过一个小时搜索,王磊和同事在一个土坡的斜面发现有拖拽及地面翻动填土的痕迹,且形成时间不长。结合自拍视频中的线索,民警从斜坡处发现3名受害人尸体。
嫌疑人没有想到民警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抛尸地点,证据面前,他承认绑架杀人事实。
坚持初心 坚持“复习”
经过自学和苦学,王磊逐渐找到自己成为一名刑警的理由:我接受党和国家的教育,有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有对公安事业的热爱,有对刑警这一职业的敬畏。
他把这些理由不断消化,不断“复习”,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刑警。”就这样,他成了刑警中的“学霸”。
从事刑侦工作9年来,王磊利用大数据情报研判分析侦查技术研判各类线索700余条,参与查破各类刑事案件500余起,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人员600余人,打掉各类抢劫、盗窃犯罪团伙60余个,抓获在逃人员80余名,其中命案积案在逃人员7名。
因成绩出色,王磊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荣获优秀公务员,多次受到分局局长嘉奖令。
再看他说的“从警9年,我终于学会了做刑警”这句话,不知道你能读出什么?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