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基层干部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者、探索者,能不能作为,敢不敢作为,直接决定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惟有树立一线“选马用将”导向,才能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完成党的光荣使命。
树立“从一线来到一线去”的鲜明导向。古人讲“猛将必拔于卒武,贤相必起于郡县”,深刻地说明了基层锻炼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广大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是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突击队”,不仅要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品质和改变乡村面貌的强烈追求,还要有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本领。要把基层工作经历作为干部成长进步的必需途径和硬性要求,在提拔干部时,把基层经历作为“加分”因素,树立一线选派导向,结合驻村工作队员调整轮换,按照强村、弱村区分,建立分类选派干部机制,真正把乡村振兴一线作为学本领的“大课堂”,锻炼干部的“主战场”,考验干劲的“试金石”,确保乡村振兴在每一个村落都不落空。要采取上挂与下派相结合,加强乡镇与部门干部双向交流,上下磨练,反复摔打,让干部从一线来,再到一线去,在机关干部中树立“要提拔、到基层”的正确导向。通过为干部成长“递梯子、搭舞台”,让他们主动走出机关、接上地气,引导干部自愿在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
树立“干与不干不一样”的鲜明导向。实施乡村振兴的强度、难度不亚于脱贫攻坚,迫切需要涉险滩、破坚冰、攻堡垒、拔城池的“冲锋陷阵者”。为与不为、干与不干,结果迥然不同。推进乡村振兴既不能虚干,也不能少干,更不能蛮干,而是要认认真真、一步一个脚印地干,真正以实干促振兴、以实绩惠民生,随时扎根在一线、奋斗在一线,把自己培养成“复合型”干部。要围绕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划定“项目实施、产业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等一线“战场”,建立拟提拔干部须到一线主战场“赛马”、新提拔干部须有主战场业绩的选育标准,强调“干成常事是本职,干成难事是本领,干成大事是功臣”,把急难险重任务作为培养、考察和锻炼干部的主阵地,通过建立顶岗、定岗、准岗“三岗”培养机制,教育引导干部在乡村振兴大战大考中锤炼、磨砺,增强他们驾驭复杂局面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针对过去一些考核指标设置存在“千人一面”的现象,要制定出台《乡村振兴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办法》,构建正向激励、负向惩戒管理考核评价体系,既看实效,又听评价,全方位识别了解干部。
树立“有为者必须有位”的鲜明导向。乡村振兴一线条件艰苦,要坚持“重视、重要、重用”原则,树立“基层一线出干部”的导向,以奋斗者为本,让有为者有位,建立健全关心爱护乡村振兴一线干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的制度,对照考核指标,实行打分评价、拉通排位,做得好的旗帜鲜明奖励,在评先评优、干部提拔方面倾斜;做得不好的指出问题、加强锻炼、帮扶提升、加压磨练,破除“劣币驱逐良币”的怪圈。作为乡村振兴工作中政策落实“宣传员”、工作推动“战斗员”、群众帮扶“劝导员”,乡村振兴干部责任重、任务量大,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失误,对于敢于“第一个吃螃蟹”,探索性失误、创新性失误、改革性失误要区别对待,树立保护探索者、支持担当者的鲜明导向,形成合理的容错纠错机制,使乡村振兴干部放下包袱、主动作为、大胆尝试、大展拳脚。要建立负面清单制度,果断进行组织处理,让其感受到“有为才有位”的压力,激发其“有位更要为”的热情。(盘得胜)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