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茶富了布朗山

程浩、虎遵会

2021年03月22日12:47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北方乍暖还寒的时节,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中午气温已高达30多度。

驱车从勐海县城出发,经过一段平整的公路后,车辆沿蜿蜒曲折的山路行驶。一个多小时后,布朗山布朗族乡兴龙村委会曼捌古寨的茶山到了。

“欢迎欢迎!”个头不高但很壮实的曼捌新寨村民小组村民岩光囡和妻子站在老曼捌茶叶专业合作社门口,热情迎接一行人到来。

布朗山曼捌古寨古茶林。人民网 虎遵会摄

这里位于高处,蓝天白云下举目环顾,漫山全是茶树。“走,我带你们去看我们的古茶树。”岩光囡边走边说。在曼捌古寨,古茶树有1000多亩,由古茶树茶籽培育而来的生态茶有3000多亩。

跟着岩光囡两口子,一行人来到半山坡上的一片茶园。但见参天大树下,鸟语花香中,生长着一棵棵高矮不一、树龄不等的古茶树。

“你们猜这棵茶树有多少年?”指着一棵碗口粗的茶树,岩光囡带着“卖弄”的口气问。

“……”

“起码800年!”没等一行人回答,他就迫不及待地说出答案。

只见这些古茶树枝叶茂密,枝头吐着新芽。和一行人闲聊几句,岩光囡两口子爬上茶树,采起春茶,不时和树下的一行人侃几句,欢声笑语不断。让人不由感叹,两口子在树干上轻松腾挪行走,绝对是技巧、经验与体力的合一。

岩光囡夫妇正在采春茶。人民网 虎遵会摄

可在多年前,守着这片古树茶,岩光囡的父辈们笑不出声来。

布朗族是云南境内最早种茶的民族之一,被称为“千年茶农”。村里的老人记得,多年前,无人理会散布山间的古茶树,间或采摘一些,在自家灶上架口锅,炒一下,揉一下,然后晒干,很随便。“没人想着卖,就算卖也值不了多少钱。”

喝茶也没那么讲究。“把干茶放到碗里,夹一块火炭,吹一吹放到碗里,炒10多秒,把火炭夹出来,然后把茶放到烧开的水壶里,煮七八分钟,就可以喝了。”岩光囡记得,大伙围着火塘,边喝边叙生活,日子虽然苦,倒也自在。

23年前的一次经历,让岩光囡记忆犹新。“那时我13岁,采了10多公斤古树茶,跟姐夫去街上卖。90多公里的山路,走了两天才到。到了才发现,脚上全是泡,动都动不了。最后卖了50多块钱,姐夫舍不得花,买了点盐巴、辣椒,我们就往回赶了。”在他看来,村民们想把日子过好,可一时半会找不到出路。

在党和政府的帮助扶持下,曼捌古寨慢慢发生着变化。

以前,村民们住山顶,背后就是古茶园。为改善边民生活,当地政府在2001年对寨子实行了整理搬迁,村民搬到了交通相对便利的半山腰,取名曼捌村。

由于人口增长、地势制约等原因,2012年前后,一部分村民经历了二次搬迁,搬到了一两公里外的平缓处,取名曼捌新寨。之前地处半山腰的村子,被叫做曼捌老寨。岩光囡一家就在此次搬迁行列。

两次搬迁,给这里的布朗族人带来了幸福生活。“路通了,居住条件好了,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岩光囡说。

但要脱贫致富,得有稳定的产业。近年来,云南省大力发展茶产业,布朗族人抓住机遇,依托自身的丰富古茶树资源优势,推进茶产业发展。

正是这些年,古树茶生意日渐红火,才让曼捌,布朗山,乃至整个勐海,成了茶的天地。村民的生活,开始以茶为中心。

布朗山曼捌古寨古茶林。人民网 虎遵会摄

岩光囡家有80棵古茶树,200多亩生态茶树。靠着种茶、卖茶,他家年收入超过30万元,皮卡车换了3辆。

岩光囡不满足,他想更科学地管护茶林,学习更先进的制茶技术。他还有个小心思:春茶香气四溢,不愁销;夏茶因为是雨季茶,销路不好。“能不能想个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岩光囡盘算。

2018年年底,当地探索“公司+合作社+社员”发展模式,与勐海茗圣茶叶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成立老曼捌茶叶专业合作社。茶企负责技术、宣传、收购,同时每年拿出一定资金作为村集体收入;农户负责管护、采收。“这样一来,技术问题、夏茶销售问题都解决了。”岩光囡说。

“技术上我们统一规范,授人以渔;宣传上主打‘老曼捌’品牌,让这里的茶叶在市场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勐海茗圣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旗水说。

布朗山曼捌古寨千年古茶树。人民网 虎遵会摄

规范采摘,只采“一芽两叶”;古茶树下松土次数不能太勤,防止水土流失;合作社负责回收茶农的鲜叶,统一炒制,保证品质……一系列对茶品质的要求,将老曼捌古树茶带到了山外世界。

“炒青时手要来回翻动茶叶,不能让茶叶粘底,哪怕只是糊了一片,也会影响整锅的茶香和口感。杀青之后的揉捻也特别讲究,轻重、时间的把握,全凭手感。”从采摘、杀青、揉捻、晒茶,在技术人员培训下,岩光囡已可以一气呵成。

如今,曼捌古寨的古树茶名气越来越大,这两年到了采春茶的时间,都有外地客商来村里买茶。看得出,茶的流动,联接起人与自然,人与市场,联接起小地方与大世界。

布朗山村民正在给茶叶杀青。人民网 虎遵会摄

村民们日子越来越好,古老的喝茶器皿也变成了样式各异的现代茶具,他们保护古茶树的意识也在改变。“说实话,茶叶价格刚起来时,为了多赚钱,我们也毁林种茶,政府慢慢宣传,村民们意识才开始转变……”岩光囡说,为了保护好古茶树和周围生态,村里的8名护林员每月至少六七次上山巡护。

在曼捌古寨,茶叶经济正重塑着村民的劳作与生活,他们在巩固好脱贫成果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谋划着。

不知不觉到了下山时间,看着眼前这条蜿蜒曲折的茶路,茶农们的过去与未来,都在这里闪现。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