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陆良持续推进移民新村建设

2021年03月19日10:58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搬迁安置部门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方针,在全县各移民村组实施移民新村建设工程,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加快了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乡村振兴步伐。

戛古村:多方共建移民新村

大莫古镇戛古村是陆良县移民人口最多的行政村。2015年以来,戛古村启动了规划总投资2928.11万元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开展“凤仪新村”建设。目前,该项目基本建设完成,新建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居房33户,新建同步搬迁户安居房36户,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在建设过程中,陆良县搬迁安置部门结合工作实际,主动将戛古新村建设与“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后扶项目资金817万元,用于完善该村的道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广场建设,项目的实施,充分释放了移民后期扶持的政策红利。同时,引进农业龙头企业进驻该村,在该村流转土地4000多亩,发展有机蔬菜、特色花卉种植,吸引400余名村民长期在企业务工。

新民村:民族团结示范移民新村

芳华镇戚家山村委会新民村是永清水库移民安置区,现有农户59户303人,其中移民54户233人。2008年以来共投入移民项目资金420万元,整合民族旅游特色村寨建设资金250万元,以村主干道为中心,拆除破旧住房进行统规统建,实施空壳村、旧村改造。新建回族特色民居29套,建保障性住房10户;新植桑园150亩;新建民族文化活动室、民族特色休闲小广场等设施;硬化村庄道路14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在全村范围开展绿化美化建设,建设后村里新房林立、道路平整、群众安居乐业。为使该村持续稳定发展,陆良县移民搬迁安置部门利用移民专项资金扶持肉牛养殖大户40户、新建占地6000平方米的肉牛养殖小区,持续引导该村群众发展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该村曾被授予“第一批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第一批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兴隆村:城乡融合发展移民新村

小百户镇兴隆村是会泽县毛家村水库建设陆良县境内主要的移民安置区之一,2016年以来,该县筹集建设资金,以380万元移民资金为基础,充分整合省级重点村、省级重点扶贫村、财政“一事一议”奖补等各类项目资金5300万元,在兴隆村委会新庄村建设移民新村,项目区占地面积67余亩,建成户均面积264平方米的小康型中等标准移民新居102户。新村建成后,又先后投入移民资金30万元发展秋马铃薯、山地蔬菜等特色产业。由于该村紧临陆良县城新区和滇东健康城,陆良县移民搬迁安置部门积极引导该村群众通过进城就业创业,大力发展餐饮、旅游等产业,成为陆良县城的“后花园”。

烂泥沟村:老村提升移民新村

大莫古镇烂泥沟村也是会泽县毛家村水库建设陆良县境内主要的移民安置区之一。早在2012年,陆良县搬迁安置部门就投入移民专项资金300万元,把该村列为陆良县首个移民新村进行建设,并从修路等移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入手,为该村硬化村内外道路3.2千米,修建机耕路746米,绿化村内空地3000平方米,并新建了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移民文化活动中心。这些项目的实施,彻底改变了烂泥沟村“脏、乱、差”的局面。

通过实施移民新村建设和持续推进特色产业培育、农民素质提升和精神文明建设,在陆良县各移民村组形成了村里有新房、休闲有广场、收入有保障的良好局面,提升了移民搬迁群众的幸福感。(潘砚文)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