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北白鹅墓地出土酒类遗存 填补先秦果酒研究空白

2021年03月16日08: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山西北白鹅墓地出土酒类遗存 填补先秦果酒研究空白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5日发布对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出土果酒遗存的最新研究成果,科研人员在出土的铜壶内发现乙醇、有机酸等化学物质,证实其确为古代酒类遗存,首次从实物角度填补先秦果酒研究空白。

垣曲北白鹅墓地出土的铜壶。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2020年4月至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文物机构对垣曲北白鹅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两周之际高等级墓葬9座,并初步认定该墓地为召氏家族太保匽中(燕仲)一支在东周王畿内的采邑公共墓地。

科研人员提取有机残留物。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考古人员在出土的铜壶中发现较多液体残留,疑似为古酒遗存。为确认铜壶内液体残留物的成分组成,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杨益民教授团队对铜壶内液体残留物、器底土样等进行取样,并开展相关科学分析。

垣曲北白鹅墓地铜壶及液体残留物质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垣曲北白鹅墓地项目负责人杨及耘介绍,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地下埋藏,使得古代酒液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组成发生较大变化,加之地下水、淤土、微生物等污染干扰,使出土酒液残留物的成分极为复杂。目前,国内外对于古代酒类残留物的研究,主要采用生物标记物检测、植物微体化石分析及DNA分析等三大类科学分析手段。

研究结果显示,垣曲北白鹅墓地铜壶残留物中发现较多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等挥发性有机物,且存在较多与酒相关的酒石酸、丁香酸、富马酸、苹果酸、琥珀酸、草酸、乳酸等多种有机酸及一些分子量较大的酯类、醇类、醇酯和糖类,证实其确为古代酒类遗存。

杨及耘介绍,垣曲北白鹅墓地出土果酒遗存,首次从实物角度填补了先秦果酒研究空白,为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礼制、文化、葬俗以及酿酒技术提供了重要信息。同时,也为研究中国酿酒技术的发展历程及酿酒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胡健)

(责编:木胜玉、徐前)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