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与数据资源紧密联系的工具学科,统计学对于实现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至关重要。经过近10年的创新探索与实践,云南大学统计学科探索形成“五化一体”的统计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懂数据、会分析、能落地”的创新统计学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统计学科备受重视,也暴露了传统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短板。云南大学统计学科针对云大统计人才培养面临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弱、计算机语言实现难、数据应用更难等问题,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领域的发展趋势,逐步形成了“知识模块化、培养杂糅化、教学数字化、师生国际化、考核多元化”——五化一体的统计学人才创新培养模式,以及大数据背景下“懂数据、会分析、能落地”的统计学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云南大学统计学科将统计学专业课程分为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某一领域知识,强调统计人才培养目标的杂糅化,教师队伍的杂糅化,教学方式的杂糅化,即强化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线下教学与线上自学、学与用结合的杂糅,以解决传统统计学培养模式中仅会数学推导,无统计思想,不会计算机编程实现,课程体系同质化,教学方法单一化等问题。通过将“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特色教材与前沿理论、团队建设与平台建设、全面素质提升与个性化培养”深度融合,在夯实统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使专业建设适应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的发展,让学生学会把统计学思维应用到各个学科,以培养学生懂数据、会分析、能灵活应用数据的能力。
十年间,云南大学依托“西部地区统计学青年教师暑期培训”“全国统计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等项目,打造了两个平台:实践育人平台和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构建了两个机制:协同育人机制和师生共同成长机制。“五化一体”培养模式的成功实践,使得云南大学统计学近三年来,在全省高校统计学专业综合评价中稳居第一,统计学专业获批首批国家一流专业。
近几年来,云南大学统计学科共获批承担了7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门专业课入选首批国家一流课程,3门优质慕课上线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出版中文教材4部、英文教材2部,译著2部。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79项、省级奖31项;在校生发表SCI论文90余篇,其中在JASA、JRSS B等国际统计学顶级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获省优博、优硕8篇。
未来,云南大学将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领域的特点,从统计学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进行更深层次的全链条创新,培养更多创新型、复合型统计学人才。(木胜玉)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