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图书馆前,收集雨水形成的水景观。记者张捷摄
2月23日,记者从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截至2020年底,全市海绵城市面积已达126.78平方公里。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而且能够减少污水产生量,削减滇池污染负荷。2016年以来,在前期城市雨水综合利用工作的基础上,昆明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编制完成了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印发实施了技术标准体系等。截至去年底,全市共实施海绵城市126.78平方公里,新增250个建筑与小区配套建设雨水综合利用设施,新增雨水控制规模17.65万立方米/日。
去年,克服疫情防控期间安全难度大、协调难度大、施工难度大等困难,全市海绵城市开工建设面积36.25平方公里,超额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
今年,昆明将切实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继续强化建设管控,加强对新、改、扩建的城市道路与广场、公园与绿地、建筑与小区等工程项目的审查和监督管理,要求建设单位在主体工程建设时必须同期配套建设海绵设施,力争按时、按质、按量建设完成25平方公里海绵城市。
相关
市民发现西园路绿化带“不吸水”
“西园路部分绿化带没有下凹,浇水时经常有泥水溢到人行道上。”日前,有市民反映西园路新建的部分绿化带“不吸水”。
记者来到西园路大观文化广场段看到,因绿化带内土壤高于路沿石,在给新栽种的植物浇水时,多处有水从绿化带溢出,流到人行道上。骑车从大观路沿西园路一路前行至人民西路,路上新建的绿化带内,还有多处在浇水时有泥水溢出。
家住白马小区的朱先生认为,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相关要求,施工方应该把该泥水溢出地方的路沿石砌高一些,或把绿化带内土壤减少一点,这样不仅能保证浇水时水不外流,下雨时还可收集利用雨水。
针对西园路绿化带泥水溢出问题,西山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西园路提升改造工程中,绿化带建设是根据设计单位的设计方案施工的,对于市民反映的问题,西山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指挥部除反馈给设计单位外,也会提醒绿化工作人员适量浇水。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有效削减城市雨水径流面源污染,为保障海绵设施有效落地,昆明强化了海绵设施建设管控,从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建设、验收等环节提出了海绵设施建设管控技术要求。目前,昆明已建成的雨水综合利用设施主要采用下凹绿地、渗透铺装、植草砖、渗排一体化系统等。其中,下凹绿地在城市降雨时具有补充地下水的功能,是海绵城市设计中经济有效的雨水储蓄和渗透措施。 本组稿件 记者杨官荣报道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