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故宫博物院在神武门展厅举办“吉祥如意——故宫博物院典藏如意展”,通过一柄柄制作精美、寓意吉祥的如意,让观众感受中国传统节庆文化。
如意,又名“握君”“谈柄”,由古代搔杖演变而来,取材骨、角、竹、木等,因最初被做成长柄指爪状,用于搔挠解痒,尽如人意,故称“如意”。汉晋之际,如意被赋予更多文化涵义和功能,成为文人雅士交游、清谈、乐舞的助兴之物,其造型演变为云头式的首、弯折的颈部和扁平的柄。宋代之后,如意发展为室内陈设品。至明、清时期,以灵芝造型为主的如意被赋予吉祥驱邪的涵义,更为士庶乃至帝王所青睐。
故宫博物院藏有2000多柄明、清时期的如意,材质涵盖玉石、竹木、金属、牙骨、瓷等,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明、清工艺发展的盛况。此次展览精选158件(套)展品,分为“玉石如意”“竹木如意”“金属如意”“九九如意”“其他材质如意”5个单元,全面反映了明、清时期如意的丰富材质、优美造型、精湛工艺和多样题材。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5月9日。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