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风险走向是谋求战略主动的关键,风险即底线也是尺度。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们,行使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更要树立底线思维,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自己心里一定要有明确的定数,唯有如此,才能手握权力,行稳致远。
牢树底线思维须向庸政懒政“拔刀”。党员干部应本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做好本职工作,在其位谋其责,既然踏上了从政这条清贫而高尚的道路,那就要享受清贫、拒绝诱惑,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尽心尽责、问心无愧。有的党员干部心想自己已经进入体制内,那就混吃等死,慢慢养成了庸政懒政的不良习惯,不作为现象严重,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成为公务员队伍中的“蛀虫”。因此,党员干部要做明白人,心中要有数,像庸政懒政不作为这样的行为不能有,要以夙夜为公的精神,不负国家的培养、岗位的职责以及人民的信任。
牢树底线思维须向贪污腐败“开刀”。“一贪之念,损自德,毁自身;两袖清风,躬与行,利与民。”反腐警示专题片《清流毒——云南在行动》一播出,内容震撼,原本道貌岸然的领导干部被一一揭开“画皮”,不禁让人感叹,腐败分子理想信仰缺失、思想意识滑坡、私欲贪念失控,胆大妄为,在政治上拉帮结派、经济上互相牵连,影响恶劣、范围深远。为官之德,在于清廉,党员干部们要树立“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思想,要做到廉洁自律,两袖清风,要有正本清源的正气,战士拔刀的勇气,坚守底线,死守廉洁之门,切莫贪污腐败,自毁前程。
牢树底线思维须向“四风”问题“扬刀”。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党员干部要厉行勤俭节约,廉洁从政。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生活极为奢靡,到处胡吃海喝,利用身份的特殊性,疯狂利用办酒席敛财,更甚有不检点的生活行为出现,“四风”问题弥漫,在社会和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因此,党员干部要在人民群众中要起好带头作用,牢树底线思维,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明确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在工作和生活中,切不可触碰底线,掉入看似“美好”的诱惑陷阱当中,要敢于对那些触碰到底线的人和事说“不”,及时警示自己慎思之、明辨之,才能以问心无愧守好心灵港湾。(唐浩森)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