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结构调整助力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

2021年01月08日11:05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烟后轮作种植蚕豆。(杨江南 摄)

人民网澄江1月8日电  (符皓)蓝天白云下,波光荡漾,水清如镜,这是云南抚仙湖的秀美风光。

抚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湖长约31.4公里,湖最宽处约11.8公里,水域面积约216.6平方公里,最大水深约158.9米,平均水深约95.2米。

公开数据显示,抚仙湖是中国内陆湖泊中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水资源总量占中国湖泊淡水资源总量的9.16%,是滇池的13倍、洱海的7倍、太湖的4倍。

不光蓄水量,长期保持的Ⅰ类水质,也在中国的湖泊水质中名列前茅。

“抚仙湖径流区特别是坝区常年种植蔬菜,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刻不容缓。”虽然水质良好,但作为抚仙湖保护责任主体的澄江市不敢掉以轻心,通过组织专家调研,梳理出了抚仙湖水质保护存在的隐患。

为此,根据云南省委抚仙湖综合保护治理工作专题会议精神,按照玉溪市委、市政府的保护抚仙湖“雷霆行动”要求,澄江市抢抓“轮作休耕试点”和“大规模国土空间绿化行动”机遇,以保护抚仙湖Ⅰ类水质为核心,打造抚仙湖绿色经济特区,全力削减农业面源污,对抚仙湖径流区5.35万亩的土地实施了土地流转休耕及种植结构调整。

烟后轮作种植绿肥。(杨江南 摄)

种植结构调整,如何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采用‘生态+种植标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建设2万亩绿色优质烟叶轮作基地。”2018年2月,澄江市(时为澄江县)发布了《抚仙湖径流区土地流转休耕轮作发展生态农业实施方案》,结合当地为烤烟主产区的实际,将发展生态烟叶种植作为种植结构调整的主要发展方向。由红塔集团联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在澄江抚仙湖径流区开展绿色烟叶生产技术研究。

据介绍,在澄江抚仙湖径流区开展生态烟叶种植,红塔集团以高端烟叶定制生产科研项目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工业主导作用,紧紧围绕品牌需求做原料,不断丰富“烟田第一车间”内涵,开展高端烟叶定制生产研究与技术集成推广应用,以达到稳定核心烟区、稳定烟农队伍、提升烟叶质量目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则根据烤烟生长发育的养分需求规律,以提高养分利用率和减少氮磷排放为目的,推动实现了化肥直减、水肥一体、有机替代和绿肥改良“四位一体”的烤烟养分精准调控技术。

试验下来,生态烟叶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成果喜人。

“通过技术的集成应用,可减少化肥用量22.5%,氮、磷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平均减少17.2%。”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华介绍,通过科学的轮作种植、养分调控、技术优化等关键核心技术的集成和示范,改良了土壤质量,减少了农药化肥用量,削减了氮、磷等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提高了土地的综合效益。

“核心示范区烤烟病害发生率较其他大面积生产区域明显降低,烟株长势长相良好,群体整齐一致。烟叶产量平均提高15.6千克/亩,上等烟比例提高3.2个百分点,均价每公斤增加2.23元。烟叶油分得到明显改善,外观质量逐年提升,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趋于协调,杂气和刺激性明显降低,口感特性明显改善。”红塔集团原料部高级农艺师赵文军分享了生态烟叶的种植成果。

据介绍,截至2020年底,澄江已在抚仙湖径流区建成烤烟核心示范区500余亩,技术集成推广应用3000余亩。烟后轮作种植蚕豆1500余亩,种植绿肥1100余亩。

赵文军介绍,明年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研究成果的集成和示范应用,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拓展高端烟叶定制生产的内涵和外延,切实提升澄江抚仙湖径流区的烟叶生产技术水平,彰显烟叶品质特色,保障红塔集团高端品牌原料需求。

(责编:徐前、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