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云南“助盲脱贫”行动:“善境堂”里走出“光明路”

2020年12月21日08: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探访云南“助盲脱贫”行动:“善境堂”里走出“光明路”

探访云南“助盲脱贫”行动:“善境堂”里走出“光明路”

  2018年7月30日,在总结云南“助盲脱贫”行动经验的基础上,由中国残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共同推动的“助盲就业脱贫”行动于河北省启动。图为在启动仪式后,与会嘉宾参观盲人按摩示范点。 王祖敏 摄

  一个看似“瞳孔”的图案印在花瓣的中心,这是遍布云南全省的“善境堂”logo。这个与“眼睛”有关的标识,代表的恰是一个与眼睛“无关”的场所——盲人按摩院,是“善境堂”的另一个称谓。

  2016年3月,云南省“助盲脱贫”行动在昆明正式启动,由此拉开了全国大规模“助盲就业脱贫”行动的序幕。该行动旨在根据视力残疾人的特点,以技能培训为重点,同时规范盲人按摩行业的管理。“善境堂”正是在这一行动中应运而生。

统一建设标准和门头设计,统一标识的“善境堂”盲人按摩院。 王祖敏 摄

统一建设标准和门头设计,统一标识的“善境堂”盲人按摩院。 王祖敏 摄

  “善境堂”里走出光明路

  “善境堂盲露推拿按摩院”位于文山州丘北县,由42岁的张杨与另一位盲人朋友合伙经营。

  按摩院位于一个临街商铺的二楼,面积不大,装修也很简单,但张杨已相当满足,因为“当老板”是他曾难以企及的梦想。

  4岁半时的一场疾病,让张杨永远失去了光明。“我家在丘北乡下,以前家里条件不好,没能力送我去特教学校,所以我小时候没上过学,长大了也找不到工作。”回忆起过去的日子,张杨说那时的他最痛苦的不仅仅是眼前的黑暗,更有心底的无望。

说起现在的生活,张杨于腼腆中透出兴奋。 王祖敏 摄

说起现在的生活,张杨于腼腆中透出兴奋。 王祖敏 摄

  2006年,张杨参加了当地残联组织的盲人按摩培训,随后开启了为期10年打工生涯。“有了工作,心情和生活条件都有所改善,但真正觉得日子好起来,还是在4年前开了这个店。”

  那时,云南省的“助盲行动”刚刚拉开大幕,当地政府和残联的资金补贴、对员工的免费培训等扶持政策让他有机会、也有底气迈出人生中的重要一步——经营一家属于自己的门店。而在全省统一挂牌的“善境堂”品牌,也在为按摩院赢得外界信任的同时招徕了顾客。

  如今,盲露按摩院每月有数千元的纯收入,张杨也娶妻得子。现在的他虽然依然无法看清眼前的光线,但心里的光明却与日俱增。

  张杨只是云南省“助盲脱贫”行动中的无数受益者之一。截至2020年12月4日,云南全省共建设完成规范化盲人保健按摩机构736个,覆盖了全省16个州(市)的119个县(市、区)。据统计,云南全省视力残疾人通过盲人按摩初级基础培训后的就业率达到81%,盲人按摩师月平均收入达到3500元以上——“助盲脱贫”行动将云南视力残疾人送上奔小康的快车道。

  “善境堂”也通过统一建设标准、门头设计,统一标识和管理制度,统一服装及按摩床品后,成为残疾人就业的知名品牌。

尹剑龙(中)手把手地培训学员。 王祖敏 摄

尹剑龙(中)手把手地培训学员。 王祖敏 摄

  将盲人按摩做大做强

  位于文山市区的“善境堂永生盲人按摩诊所”,是文山市第一家、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家盲人按摩院,已是“文山州盲人按摩实训基地”。

  今年47岁的尹剑龙是该院的创始人。患先天性白内障导致双目失明的他,已有27年的按摩从业经历。如今,身为文山州盲协主席、云南省盲人按摩学会理事会理事,尹剑龙的目标已不只是个人和家庭的脱贫致富。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尹剑龙说,受身体条件限制,盲人就业的渠道过于狭窄,按摩成为绝大部分盲人的就业选择。但他刚外出打工时,就深刻感受到盲人按摩不仅收入低,而且很受歧视。“那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提升盲人按摩的技术和知识含量,改变外界对这一职业的‘廉价’印象。”尹剑龙说。

尹剑龙通过盲文书学习。 王祖敏 摄

尹剑龙通过盲文书学习。 王祖敏 摄

  如今,将主要精力放在培训上的尹剑龙正在践行自己的诺言。他要求他的学生必须深度了解人体解剖知识,掌握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等等,同时还要拓宽知识面,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以满足顾客需求并留住客户。

  永生盲人按摩院以医疗按摩为主,“顾客经过治疗后一定要有效果”是尹剑龙对员工的硬性要求,而他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手把手地教会他们。

  在按摩院里,记者亲眼目睹了这个教学的难度。师生都得依靠手的感知——尹剑龙先做,让学生摸着他的手去感受,然后他再握住学生的手,一点点地传授要领。“一般我会教给学生近10种常见病的治疗,像今天给他们讲的就是脊柱方面的疾病。我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因为我严格一点,他们以后就能少走弯路。”

  在培训学员的同时,尹剑龙还会经常召集文山的一些店主做技能培训,每周给一些按摩院提供免费技术支持,并逐步协调统一各按摩院的价格,以进一步打造“善境堂”的金字招牌。

  他说:“我希望能将盲人按摩做大做强,使其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集团化,在解决更多盲人就业的同时,让这一职业更受人尊重,进一步提升盲人的收入,体现其价值。”

  尹剑龙所言也是云南“助盲脱贫”行动的目标。在云南省盲人按摩工作“十四五”重点工作建议中,“规范盲人保健按摩培训考评制度”“加强盲人按摩行业规范化管理”“加大盲人按摩师培训力度”“建设云南省首家盲人按摩医院”等计划已然在列。

工作中的盲人按摩师。 王祖敏 摄

工作中的盲人按摩师。 王祖敏 摄

  从难中之难到供不应求 云南破解盲人就业困局

  如何有效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是脱贫攻坚战中的一道难题,而盲人就业则是坚中之坚、难中之难。但在彩云之南,这一最弱势群体却变成了独具就业特色和潜力的“优势”群体。

  云南省如何破解盲人就业困局?文山州的做法也许能提供答案。

  文山市残联负责人介绍称,在“助盲脱贫”行动中,文山州先是深入盲人家庭和盲人按摩机构,开展面对面调研,详细了解盲人生活、工作情况,盲人培训及就业需求,做到精准知情、精准施策。

  其次是加大培训的力度和广度,提高盲人就业能力。同时帮助盲人克服自身缺点,提高自立能力,培养其脱贫的内生动力。

  三是资金扶持,解决盲人实际困难。每年根据盲人保健按摩机构的量化评估等级进行服务指导和资金补贴,促进盲人保健按摩机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行业行为,打造服务品牌,提高社会公信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是不断创新,促进发展。在培训方式上采取有目的、定向的、多种形式的培训,除了从中医基础、盲人保健按摩手法实践上进行培训外,还将盲人定向行走和按摩师礼仪道德课程、民法典新知识、盲文、心里咨询等个人素质作为培训内容。

“制度上墙”也是“善境堂”的统一规范。 王祖敏 摄

“制度上墙”也是“善境堂”的统一规范。 王祖敏 摄

  “培训结束后及时组织开展招聘会,如今文山州的盲人按摩从业人员供不应求。”这位负责人说。

  2018年,4部门在总结云南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开展“助盲就业脱贫”行动。在日前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残联扶贫办主任解宏德专门向中外记者推广云南“助盲脱贫”行动经验,称之为“精准施策促就业”。

  印在花瓣上的“瞳孔”,是“善境堂”的标识,更是一个祝福——愿所有失去光明的瞳孔,都能在国家政策和全社会的扶持下,“看见”心中的鲜花绽放。(记者 王祖敏)

(责编:徐前、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