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班三队:胆气壮起来 眼界开起来 手脚勤起来

张帆

2020年11月18日09:51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卖鲜鱼咯,卖鲜肉咯,还有米干和腌菜!”

一声声清脆的叫卖通过扩音喇叭在山间回荡,远处山岚萦绕,茶树婆娑,路旁的三角梅开得正艳,每天上午10时许,傣家小伙岩温都会开着小货车在曼班三队的村头售卖。

曼班三队位于中缅边境布朗山地区,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的一个拉祜族村寨,拉祜族曾世居在广袤无边的老林深山中,被称为“猎虎的民族”,新中国成立后从原始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也称“直过民族”。

“你男人好久没见着了,到哪里好在去了?”岩温笑着问前来买鱼的娜四,“哪里好在,一早就上山去给茶树除草了,挣不着钱,咋还欠你的账哦。” 身着一条绿色傣裙的娜四是老村长扎革的女儿,从小跟父亲学得一身打猎的本事,在布朗山远近有名。

岩温叫卖了许久,全寨子17户人家,三三两两出来买菜的大都是老人和妇女,男人们要不在自家的茶地里,要不就在邻村的坚果地里。

布朗山深处的曼班三队 张帆 摄

“种什么,长什么”的宝地却“端着金饭碗讨饭吃”

如果仅从曼班三队所处的自然环境来看,很难相信这里2014年被列入深度贫困村,全寨子17户58人,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曼班三队有林地 3439亩,耕地 502亩;平均海拔 888米,年平均气温 23℃,年降水量 1374毫米,阳光充足、湿润多雨、物产丰富,是一块“种什么、长什么”的宝地。

但贫困的事实却摆在哪里。“寨子里很缺粮,大概七八户人家存有几袋粮食,来年二月就没吃的,得靠救济;村民像样的衣服没几件,而且几乎是一年穿到头。”上世纪90年代末就在曼班三队从事扶贫的勐海县扶贫办原办公室主任周成华回忆道,“人怕生得很,见人不抬头,也不说话,男人不外出,外面的女人不愿嫁进来。”同为拉祜族的罗晓捌作为工作队队员前后3次驻点曼班三队,说起当初进寨子的光景,“村民住的都是叉叉房,茅草房,平时背着些山货、野菜到邻近村寨换粮食,当时心想怎么还有这样寨子啊。”

2008年西双版纳州边防支队前往曼班三队送物资 图片来自云南网

据周成华介绍,为改变曼班三队的贫困面貌,2001-2003 年,当地政府投资统建新房,将该村从深山整体搬迁至交通条件较好的相邻曼班一队公路旁,但村民们以“远离耕地、生产不方便”为由,5 年间又先后自发搬回深山老寨。2009 年,政府再次对该村实行整体搬迁,搬至现居住地。经过这次搬迁及多年的配套建设,村民住上干栏式木楼房,生产生活逐步稳定下来,人均纯收入从 2008 年的 350 元增加到 2014 年的 2380 元,但仍整体低于当年国家贫困标准;同时收入主要来源于农村低保、边民补助、生态补偿等政策性转移支付,家庭经营收入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端着金饭碗,却只能讨饭吃,文化素质跟不上时代是重要的原因”。现任曼班三队驻村工作队队长罗志华说,全村 16 岁以上的成年人几乎都没上过学,目不识丁的文盲十分普遍。多数人听不懂、不会讲国家通用语言,无法与外界交流。有的外出看病、办事需要翻译。长期离群索居,村民们形成了较强的自我封闭心理,发展内生动力严重不足,全村 58 人中,仅有 2 人到过县城,多数人从没有走出过村寨。如果当年收成好,粮食能够来年吃,绝大多数村民来年就不想种地了。

随着路、电、水、网、房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素质性贫困成为曼班三队脱贫的“拦路虎”,帮助村民们破除封闭意识,转变思想观念,改变生产生活习惯,增强发展主动性,自2015年底进驻曼班三队后,罗志华和前后7名队友们就围绕这些忙乎着。

“听到村民说,我们就是太喜欢休息了,这话我等了5年了。”

快近中午,娜四的男人扎约从茶地回来了,接连几天,操作割草机给茶树除草,精壮的扎约也累得腰腿酸疼,正巧寨子里来了药贩,娜四换了件蓝花底的夹克,和男人一道在药摊挑药。

按村民的说法,扎约是娜四从外村招上门的男人,问及扎约哪里好?20米外能一枪放倒野猪的女猎手哈哈笑起来,“啥样都好!”“能干、勤快!”娜四努力用普通话回答。

曼班村的致富带头人娜四、扎约夫妇 张帆 摄

虽然很长一段时间靠着打猎、采集为生,娜四和村民们对种茶、栽秧、养猪并不陌生,但村民们种的在罗志华眼里,却是“懒庄稼”——“茶树是老品种,种植无计划,任其自然生长,不修枝,也不除草;稻子不浇水,不追肥,不除草,野草长得比谷子还高;猪也是放养,我们刚来的时候,寨子总存栏17头,两年左右才出栏1头......”

从“靠天吃饭”到精耕细作,少一个“勤”字怎了得!要转变村民们长久以来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习惯,驻村工作队“两条腿走路”,在农业生产上,采用“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方式,什么季节种什么,田间管理做什么,养猪什么时候喂食、什么时候打扫猪圈等,由驻村队员组织干、领着干、督促干,促使村民们逐渐学会并习惯引种育苗、整理田地、精细栽种、除草施肥等这套方式、方法。

几年辛苦下来,村民们尝到了新生产方式的“甜头”,全村水稻栽培由过去一季到现在两季,玉米由过去一季春玉米到现在冬春两季玉米。水稻亩产由299公斤提高到560公斤,达到一年产量吃三年,彻底告别救济粮。全村近年来生猪累计出栏380头,户均收入4118元;茶叶面积由 60 亩扩大到现在的 460 亩,从基本无收入到户均年收入1165元。

以娜四家为例,现有水田8亩,玉米地4亩,生猪5头,稻谷年年丰收,一家7口吃不完,玉米喂猪、喂鸡,仔猪能卖2000元,大猪可以卖到5000元,但娜四夫妻最上心的是自家近30亩新茶园,有望明年开采,此前夫妻俩接受过大益茶厂采茶和毛茶加工的培训,扎约还去县里参加过茶艺比赛。“布朗山茶很有名,你不知道吗,外面老板通过微信来找我收茶咧。”女猎户变成了种茶人,眼里满是憧憬。

村民大娜四、娜纳在村口灶台上炒茶 张帆 摄

光和自己比还不能坚定村民们转变的信心,工作队决定组织村民走出深山老林,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回头再看看自己。未曾想游览这样的好事,村民们却视为畏途,反应冷淡,一开始甚至跟工作队讲条件才勉强成行。

迈出了第一步,就有了第二步、第三步……村民们先后外出8 次、176 人次出行,年龄从16到50岁,在景洪机场,村民们生平第一次看到了飞机,在澜沧江大桥,第一次感受到车水马龙,在大益茶厂,第一次体会到机器制茶神奇……最令村民们触动的,在澜沧县老达保村,看到同为拉祜族的乡亲用民族歌舞和民族产品,搞起特色旅游,游客天南地北吸引过来,老达保村一步步摆脱了贫困。

渐渐的,外出已成为香饽饽,10多个名额,30多人报名争着去。罗志华说,“有一次,在返程的车上,听到村民说,我们就是太喜欢休息了,这话我等了5年了。”

“工作队要是走了,我们就得带头接着干了!”

2018年,曼班三队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整体完成脱贫,但工作队却继续扎在村子里,还有好多事情要忙。

对寨子的青壮年开展扫盲就是其中之一。2011年,李伙保来到曼班三队,担任了全寨8个孩子的全科老师,13岁的扎培就是他的学生,头发乱蓬蓬的小扎培脑子灵光,学习积极性挺高,3年后并校,李伙保带着4个孩子到村委会的学校就读,扎培不在其中,这让李伙保有些遗憾。没想到的是,2015年,李伙保作为驻村工作队员又回到曼班三队,负责扫盲班,再次见到了长成伙子的扎培。

曼班三队的扫盲夜校 李伙保 供图

“扫盲班教的基本就是我刚到寨子教的那些,学汉字笔画,学写自己的名字,认得最常用的汉字,上厕所分得清男女。”李伙保说,寨子里18到45岁的村民都来参加扫盲,每星期学三个晚上,一开始握笔的姿势都需从头教,学说普通话更是困难,扎培无疑是村民中学得最好的学生,能完整工整抄写课文,在他的示范下,村民们克服紧张和胆怯,一点点进步着,村里先后15人拿到普通话培训合格证。

扎培的姐姐娜拉、姐夫扎坎也参加了扫盲班,他们有两个孩子,都在村委会的学校上小学,经过扫盲,夫妻俩对读书的重要性逐渐有了认识。此外,在家操持家务娜拉心里,两个孩子坚持上学,在村上的小蜜蜂超市里每个月可以有40分的积分,“3分就可换一袋盐巴,6分可换一把面条,我们家一个月可积130分。”娜纳是这样合计的。

扎培展示自己抄写的课文 李伙保 供图

小蜜蜂超市也是驻村工作队的一种创造,用表现换积分,积分换生活用品,激励与约束双管齐下,引导村民们参加人居环境整治、学习政策、送子上学、脱贫攻坚、移风易俗等活动,在有形和无形中改变着村民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

如今,村民们逐渐适应勤洗手、常换衣、理发的生活,传染病在村里已经杜绝,不少人学会了刷“抖音”,微信联系茶商,用“拼多多”网购商品,在乡里“桑康节”的庆祝会上有了曼班三队村民的身影,甚至在西双版纳州举办文艺活动中,他们还献唱《快乐拉祜》和《北京的金山上》。

眼看就要到年底了,驻村工作队就剩下罗志华一人,工作队要走的消息一直都在村里流传着,有一次村里开会,已是村民小组组长的扎培对村干部们说,“工作队要是走了,我们就得带头接着干了!”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