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玩泥巴” 个个手艺人

虎遵会

2020年11月17日08:02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一村民正在展示刚出窑的陶瓷。(人民网 虎遵会 摄)

初冬的清晨,走进碗窑村,一路大雾弥漫,只见土陶制造作坊和村民的房屋在大雾中若隐若现,像极了一幅幅水墨画。随着太阳升起,大雾逐渐驱散,暖暖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将碗窑村照得更加通透。

碗窑村,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这里有资源丰富的“中国第一土”之称的高岭土,探明储量1018万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八分之一,而临翔区的高岭土资源,主要就分布在博尚镇。

也正是如此,早在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就有人在这里建起“龙窑”,以制陶为业,繁衍生息。从此,碗窑烧制陶器的技艺代代相传,从未间断,至今仍有“全村玩泥巴,个个手艺人”的浓厚氛围。

碗窑村烧制的陶瓷。(人民网 虎遵会 摄)

代代传承,延续百年制陶技艺

一大早,赵仕旺便来到自家的陶器铺打扫卫生。“快进来坐,喝口水。”见客人来访,赵仕旺一边招呼,一边笑着说,好长时间没来了,今天过来打扫下卫生,顺便补补货。

“自己开的店铺,怎会好长时间不来?是生意不好还是……”正当纳闷之时,赵仕旺笑着说出了答案:“平时都在家里忙着做陶器,铺子里的东西都是明码标价,游客看上哪个,扫码支付后就可以拿走了。”

 果不其然,顺着土陶街望去,几家店铺都无人看守,游客三三两两,有的正在挑选陶器,有的正在扫码支付,有的正在自己包装陶器,井然有序。

“除了春节、国庆等客流量较大的时候,我们基本不会来守店,就这么摆着卖。”赵仕旺说,现在生活好了,游客的素质也提高了,没人会偷。

“当然,人手紧张也是一方面的原因。”赵仕旺说,这个小店铺是2019年开的,春节、国庆等小长假时,每天都有四千多元的销售额,平时只有一两百元。“平时家里忙,再来一个人守着,不划算。”

赵仕旺介绍,他家有4个劳动力,还外聘了一个师傅,平时都在家做陶器。“我家有一个柴窑和一个电窑,柴窑有订单才开火,但电窑每天都会‘烧’一窑。”

提及陶器的烧制,赵仕旺有说不完的话。“我从12岁就开始跟着爷爷和父亲学习做陶器,从最初的腌菜坛、酒坛等土陶,到现在的彩陶,一代传一代,至今已有四代了。”

“爷爷和父亲做的时候,基本都是腌菜坛和酒坛等土陶,还得挑着出去才能卖掉,或是直接用来换家里的口粮。”赵仕旺说,最远的,得挑到距离碗窑村几十公里之外的双江等地,才换得了包谷。

与爷爷和父亲相比,赵仕旺觉得他和儿子算是幸运的。“时代越变越好,生意也越来越好做。”赵仕旺说,如今,当年的腌菜坛、酒坛等土陶主业已变成了副业,而彩陶等手工艺产品,则变成了主业。

赵仕旺介绍,近些年,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和来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他们做出来的产品,销量激增。“我们家的土陶,有一半销往广东,剩下的都是通过电商平台或是游客直接买走。”赵仕旺说,2019年,他家做陶器的毛收入有40多万元。

“前几年没有那么多!”赵仕旺连忙补充说道,他认为,这个收入与近年来政府部门对碗窑村土陶文化的重视息息相关。

碗窑村烧制的土陶。(人民网 虎遵会 摄)

“土陶”变艺术品,产销两旺

由于碗窑村出产的陶器品质较好,造型独特,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长期以来深受消费者和客商的青睐,产品销往广东、天津、河北等地。

“以前生活用品的需求量大,我们的产品物美价廉,根本不愁卖。”碗窑村党支部书记杨章庭说,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制陶工艺,已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

如何提高村民制陶的工艺水平,进而提高土陶产品的附加值,是碗窑村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此,杨章庭介绍,自2007年开始,碗窑村就定期分批组织陶农、非遗传承人到景德镇陶瓷大学、上海工艺美术学院等专业院校考察学习。

通过学习培训,让陶农、非遗传承人制作技艺得到了很大提升,赵仕旺家就是其中之一。“我儿子去学习归来后,做的陶器价格都翻了好几倍。”赵仕旺说。

其实,在碗窑村,像赵仕旺家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今年55岁的罗星青,是罗家第九代制陶传承人,今年是他做陶的第43个年头。

罗星青介绍,以前,村里的产品虽然好卖,但大家都看到,随着市场的发展,制陶工艺创新不足,土陶产品粗放,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就逐渐凸显出来。“面对这样的瓶颈,许多陶农都认识到,观念的革新和技术的创新势在必行。”

“对于学习,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罗星青说,2019年,临翔区委区政府在村里举办了柴烧营创作活动,邀请了众多国内外的陶瓷艺术家前来指导,给村民们带来了难得的学习机会。

“柴烧创作营活动的举办,带来的不仅是产品的销量,更为重要的是让村民有一个学习提升的机会。”罗星青说,通过学习,村里制陶人家陆续开发了茶壶、灯台、“火锅”等100多个新产品,让土陶产品不仅兼具实用性和工艺性,产品净利润也得到大幅上升。

在去年的柴烧创作营活动上,罗星青跟几位陶瓷艺术家交流学习后,做出了几件新产品。“原来我做的一坛一罐一碗一杯,也就几块或几十块几百块钱,而这几件艺术品,有人给价一千五六,但我不卖,至少要两千以上。”罗星青笑着说,这是艺术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陶制品。

罗星青介绍,与村里很多人家一样,新产品的开发,让陶瓷产品净利润也得到大幅上升。“2019年,我家的土陶毛收入达60多万元。”

在碗窑村,和罗星青、赵仕旺这样的制陶人家还有很多,他们在不知不觉间,已将自己的农民身份变成了“半商半农”,一边种田一边经营土陶,从而增加了收入,全村的经济在这样的势头下逐年红火。杨章庭介绍,2019年碗窑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1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834元。

碗窑村烧制的土陶。(人民网 虎遵会 摄)

文旅融合,产业更兴旺

在杨章庭眼里,让碗窑村的“土陶”变为艺术品,实现产销两旺,只是第一步的计划,实现陶瓷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才是终极目标。

杨章庭介绍,近年来,临翔区结合碗窑村实际,把陶瓷产业与文化、旅游、美丽乡村建设、陶瓷技艺传承保护等有机结合、促进产业融合,找到了资源优势与市场的结合点,精心打造出乡村旅游品牌,持续推进文化旅游与陶瓷产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村里已建设了以瓷为主的临沧泰窑缅宁瓷主题文化园,以陶为主的云临尚品生态文化庄园,不断拓宽陶瓷产业发展路径,推动陶瓷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杨章庭说。

据了解,为了使碗窑村的传统土陶“华丽转身”,碗窑村还开办了土陶合作社,建设土陶集中展示交易中心,以统一工艺标准、统一经营管理、统一订单承接“三个统一”,提高土陶产业组织化程度,实现抱团发展。

“现在我们碗窑村,可是美名传四方,不仅土陶产品做得越来越好,就连村庄也变美了。”杨章庭说,自2019年起,村里就开始尝试种植种菊花,使整个村庄都在花丛中,烟农菜农变成了花农,全村变成旅游村、网红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如今,走进碗窑村,沿路两边的制陶店一家挨着一家,随处可见陶酒坛、陶罐、陶酒壶、花瓶等陶器,家家户户都把自家产品摆在货架上或堆在院子里,自成一道别样的风景。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东家进西家出,一边听碗窑村土陶发展史,一边欣赏土陶作品,最后带走自己喜欢的产品。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