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远方的童谣》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精品

2020年10月16日08:56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纪录片《远方的童谣》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精品

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青少节目中心制作的五集音乐纪录片《远方的童谣》在总台少儿频道播出。该纪录片秉持“俯下身、沉下心、动真情、出精品”的创作精神,辗转10余万公里对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以及西藏那曲、山南、日喀则、阿里等地区进行13次勘察、采访和9次实地取景,完成了侗族、彝族、蒙古族、哈萨克族、藏族五个民族童谣的拍摄和制作。

据介绍,《远方的童谣》全程采用4K超高清拍摄,在视觉表现方面突出了“人在景中、景中有歌、歌中有人”的创作理念,并很好地阐释了环境与生活、生活与音乐、音乐与人之间的文化联系。该纪录片挖掘整理收录了60余首宝贵的原生态少数民族童谣,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听觉体验,精彩呈现了天籁般的纯净童声。

从文化意义上讲,童谣是一个民族美育教育最好的音乐载体,我们当代的儿童音乐创作正处于一个调整期,《远方的童谣》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次追根溯源的艺术之旅,启发激励着我们的儿童音乐创作。同时,剧组在选题和拍摄上有意识地倾斜和聚焦西部各少数民族生活的欠发达地区,为搜集、整理、记录有价值的民族文化精品做了资源与技术上的有力支持。从社会层面上讲,该纪录片的拍摄,加大了对欠发达地区的宣传与推广力度,会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去亲身体验这些地区的独特文化魅力,带动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有益于创造丰富的文化和经济效益。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共同成果,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恰恰体现在我们对多元文化审美上的包容与认可。《远方的童谣》在视听审美上为观众奉上了一份盛宴,让人们共同关注、共同欣赏各民族童谣的各美其美,感受中华民族的美美与共。(记者牛梦笛)

(责编:木胜玉、徐前)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