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石斛特色小镇“仙草秘境·六郎城”自然环境中的铁皮石斛(摄影:蜂者)
“张科长,您是哪个科的?”“不是哪个科,我名字叫‘张科长’。”张科长的名字很有趣,可他的命运却很坎坷。儿时,张科长因高烧未能得到及时医治而导致小儿麻痹,双脚不能站立,行走困难,经鉴定属一级残疾。
虽然身体残疾,但张科长积极而坚强。他今年39岁,多年来,他靠在本地到处打零工过日子。收入不高,加上要赡养父母,一家人日子过得艰辛。脱贫攻坚工作中,张科长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广南县凌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培基地(供图)
贫困户成为公司技术骨干
张科长是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杨柳井乡宝月关村委会火麻地小组人。因家庭困难和身体残疾原因,张科长15岁才上小学一年级,21岁才小学毕业。上中学时,他的音乐老师叫周艺畅,虽说是老师,年龄才大他一岁。张科长是班里最引人注意的学生,就在那时,他与周老师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通过努力,张科长已成为广南县凌垭原生铁皮石斛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骨干员工,专门负责纯手工制作西枫斗。西枫斗是药用石斛加工品,由铁皮石斛鲜茎经文火烘烤炮制,去掉外层粗皮,以纯手工工艺旋绕为斗状而成。
“烘烤后的石斛茎是脆的,旋绕时一定要轻柔用力,用力过猛就会破裂或者断掉,那根石斛也就废了。”张科长的经验之谈,可见他功夫不浅而力道恰好。
张科长(中)和他的师傅在培训社员制作广南铁皮石斛西枫斗(供图)
张科长所在公司的法人、董事长正是初中时的那位周艺畅老师。五年前,在周艺畅的帮助下,张科长进公司后开始学习制作西枫斗,由于身体行动不便,在工作中,周艺畅从思想上、生活上给予特殊的关怀,帮他解除后顾之忧、重拾生活的信心。由于他勤奋好学,技术精湛,目前正在申报第二代“纯手工制作西枫斗”非遗传承人。
“底薪加绩效,每月工资3100元以上,加上自己在凌垭工作几年来的储蓄6万元的资金入股公司,每年可以分红4800元,双份收入,今年8月已官宣脱贫。”张科长说,“凌垭给予我第二次生命,给予我人生的舞台,如今生活已无忧愁了,只希望把广南石斛西枫斗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把凌垭石斛产业越做越大。”
现如今,张科长成了云南广南铁皮石斛产业的技术人才。不止张科长,广南凌垭铁皮石斛产业带动了千余户群众增收致富,日子越过越甜。
怀着感恩之情在工作
无独有偶,在凌垭原生铁皮石斛公司上班的,还有两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一个叫杨绍学,今年50岁,也是个手艺人,会做木质工艺品。但因其妻子多年贫血,杨绍学又身弱多病,治病不断,加之三个孩子的生活和读书费用,开支不小。
杨绍学是周艺畅帮扶的建档立卡户,开展结对帮扶以来,周艺畅就一直资助两个孩子读大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从精神帮扶到物质帮扶,默默支持着。
“为成就更多人的致富梦,凌垭优先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周艺畅说。在周艺畅的关照下,杨绍学得以进入凌垭公司上班,帮助他增强脱贫后劲。“虽然杨绍学家在2018年底已脱贫,但为防止返贫,还要持续帮扶。”
杨绍学做木质工艺已有20年,他的手艺正好适合凌垭公司规划打造的石斛小镇“仙草秘境·六郎城”项目需要。因此,公司专门为他建造了一间“创艺工坊”,妻子为他打下手,目前他和妻子每月工资有9600元。
怀着一份感恩之情,杨绍学工作全靠自觉,干活尽心尽力,他制作的各种木质工艺雕工精细,自然古朴,栩栩如生。“感谢周总的帮助,希望能在公司长期做下去,助力公司发展,也让自己的手艺发扬光大。”杨绍学说。
在凌垭公司,像张科长、杨绍学一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有很多,他们脱贫致富的故事不尽相同,但都一样怀着奔小康的美好梦想。
周艺畅带领考察团参观野生铁皮石斛基地(供图)
石斛产业带动脱贫成效明显
2014年,周艺畅成立了广南县凌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后又创办广南县凌垭原生铁皮石斛科技有限公司。短短几年,合作社已发展到社员1281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社员848户,3765人;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社员423户,公司从5个人发展到员工63人。
在“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 经营模式下,合作社参与组建公司,公司连接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种、产、销全产业链发展,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据统计,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平均收入2万左右,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因自身基础较好,在公司技术指导下能自己种植石斛,卖给公司,年收入更高一些,有些人家高达20多万。”周艺畅说,一个企业,履行不好社会责任,不懂饮水思源,不为政府分忧,是做不好企业的。唯有让更多的老百姓一起脱贫致富,才算尽到企业的社会责任。
近年来,由于凌垭铁皮石斛产业带动脱贫成效明显,公司先后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省妇联“云南省巾帼脱贫示范基地”“文山州扶贫明星企业”和“文山州广南县就业扶贫车间”“爱心企业”“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荣誉称号,周艺畅个人被广南县委、县政府授予“脱贫攻坚工作荣誉证书”。(符皓)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