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昆明地铁4号线法式风情区的火车北站出来,立刻就可以参观云南铁路博物馆。然后,到周围的法式风情街区逛逛,最好是喝一杯咖啡,看着沿街法式建筑任风雨轮转……
9月23日,由中国中铁投资建设的昆明地铁4号线步入人们生活……
历史见证光明,澎湃深藏心中,昆明又多了一个打卡的地方,请跟随记者的脚步,体验时空之旅。
怀旧的4号线火车北站 供图
全国仅有的米轨走廊
4号线从小菜园站开始,一直到羊甫头,有11.5公里修筑在滇越铁路线路地下,这是全国仅有的米轨走廊。
米轨走廊下,4号线设计了看点十足的法式风情区,橘黄色调下,法式风格站房,老虎窗、铁艺牛腿,还有沿途路桥都在设计中有专门体现。
这里还藏着云南铁路的前世今生呢!坐着地铁一个一个车站走下来,你能找到多少?你品你细细品。
怀旧的4号线火车北站 供图
北站里看得见的旧时光
走进地铁4号线的昆明北站,一定会让你眼前一亮。这里和你见过的地铁站都不一样,中铁对昆明文化以及火车北站历史的解读在视觉系里得到全然体现。
黄色的墙面让怀旧的昆明人想起了“昆明黄”,这与云南陆军讲武堂的色彩、老金碧路的色彩、火车北站的色彩如出一辙,纪录了当年法式建筑的印记。
三联拱的设计很好地利用了建筑空间优势,并用黑色铁艺牛腿进行连接过渡,从而形成点线面的组合美感。文化墙设计中则采用了滇越铁路中最具代表性的“人字桥”为基本表达元素。
同去地铁4号线参观的朋友说,4号线的火车北站,看起来有点莫斯科的感觉。而我则想起了葡萄牙的墨绿色地铁站,因为那份怀旧的感觉是一样的。
地铁4号线的瓦猫车厢 供图
主题车厢的卡通设计
走进4号线车厢、站点设计充分考虑线路特色,亮点突出。其中,专门设置的主题车厢,别具一格的卡通设计想必每个孩子都会喜欢的。
地铁4号线的瓦猫车厢 供图
首次探秘4号线后,我们惊喜发现,又多了一处介绍昆明文化的打卡点,而且还如此独特。以后外地朋友来,我就骄傲告诉TA,不到4号线打卡,就没有感受到当下的昆明,哼哼哼,就是这么豪横!
铁路博物馆带你穿越时空
4号线火车北站外的铁路博物馆里藏着一个镇馆之宝,是一辆寸轨蒸汽机车,由美国鲍尔温机车厂制造,于1923年购进,于1926年起运行在个碧石铁路上,一直运用到1990年12月31日停运。
滇越铁路博物馆 供图
因为是寸轨火车,所以它的个头非常小,一个不到1.8米的男生都能和它平齐,与旁边高大威猛的准轨机车形成了“最萌身高差”。值得注意的是,这辆机车后的行李车、客车、平板车都是上世纪第二个十年生产的正品,具有十分珍贵的文物价值。
最后再介绍一辆馆藏蒸汽机车。就是要一边开一边有人铲煤的那种——KD55型米轨蒸汽机车。由日本川崎造船所1897年制造的KD55型蒸汽机车,1958年至1985年服役于云南铁路。当冒着白烟的列车呼啸奔来时,给国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从此改变了云南的历史,甚至影响到中国的近代史。
老式机车 供图
饱经沧桑的滇越铁路
滇越铁路,一条连接中国昆明和越南海防港的铁路,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为米轨铁路,呈南北走向。这条被《英国日报》称之为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相媲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的铁路,越段1903年竣工通车;滇段1903年开工,1910年4月1日竣工,全线通车运营。
法国殖民者修建滇越铁路本是觊觎云南资源,不过客观上也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让云南早早就走向浩瀚海洋,经济得以发展,成为云南现代文明和现代工业的起点,很长时间,云南十八怪中都有“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一说。
滇越铁路的开通,等同于调整了云南的地理位置,使云南开始在近代史上面向世界。在中国的铁路史上,没有哪一条铁路像滇越铁路这样饱经风雨沧桑。
曾经的护国起义、西南联大入滇、全面抗战等重大历史事件都与这铁路有关。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抗美援越当中这条铁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1979年以前,这条线路上的车头还全都是蒸汽机车。直到1987年左右,蒸汽机车才全部淘汰。怎么样?乘坐一次地铁4号线,尽快好好读读这些有意思的站吧!(赵岗 段芃)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