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当好“补洞先生”

2020年09月18日15:45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出自《后汉书·郭陈列传》,这句话是说,小小的蚂蚁洞能使堤坝溃决,针芒般微细的孔眼也会使气泄出。“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也是这个道理,意在提醒人们要防患于未然,忽视微小的隐患和漏洞,很可能会酿成大祸。小细节看似不起眼,但是如果忽视细节,就有可能影响到整体的发展和大局的成败。因此,党员干部要在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上下功夫,认认真真对待每一项任务,把工作做实做细。

俗话说“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梳理近年来的腐败案例不难发现,不少落马官员的蜕变,皆是从对小事小节的把控不严最终演变成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底线丧失。正所谓酷烈之祸,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满之功,常败于细微之事。反面案例值得我们警醒,但正面案例需要我们学习弘扬。正因为注重细节,注重弥补工作漏洞和短板,在武汉抗疫一线火神山医院的“硬核”护士长陈静,才能在短短三天时间,仅仅带领几名骨干就能打造出一个整洁有序、防护规范的现代化ICU。无论是大到价值上千万元的医疗设备,还是小到各种缝合针线,她一点一点转运、调试到位,在无数个严密的程序和细小的环节上下功夫,用一个个不起眼的细节铺垫起了成功的基石,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压顶之势下刺破黎明的黑暗,迎来希望的曙光。她所展现出来的注重细节的职业精神和敬业态度,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广大党员就应该学习这种做事风格,争当“补洞”能手,确保事事防患于未然,避免小漏洞形成大损失。

新时代推进各项工作,要大力弘扬“补洞先生”的这种敬业精神,看到自身的弱项和短板时,及时进行补救,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广大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坚决摒弃做得差不多就行了的工作态度,多用“放大镜”查找自己身上的漏洞,用“钉钉子”精神修身修为,补好自己身上的各种“漏洞”。同时,在推进工作中,要认认真真对待每一项任务,把细节贯穿于工作落实过程,出现漏洞立马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补齐,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精,不让“小漏洞”影响到工作大局。只要每个细节都做到极致完美,那么就没有做不成功的事了。组织上对这类“补洞先生”,要建立激励措施,对工作敢于担当作为、成效明显的干部,要大力进行表扬和激励,形成正向效应。对工作出现漏洞并造成损失的,要建立追责问责体系,让人人向“补洞先生”看齐,形成自觉争先创优的格局。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党员干部作为“领头雁”“带头人”,要铭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道理,践行“细节决定成败”理念,对推动任何事,都要善于当好“补洞先生”,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就能拒毫末之错于千里之外,形成“小洞”补“大洞”的良性效应。(盘得胜)

(责编:徐前、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