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穷窝”换“穷业”  稳得住能致富

一一保山市龙陵县易地扶贫搬迁一线见闻

2020年09月08日14:35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供图

从“挪穷窝”到“换穷业”,从“搬得出”到“稳得住、能致富”,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到搬出深山天地宽,龙陵县3260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600户同步搬迁户告别故土,搬迁到42个移民安置点迎来新生活。

后续扶持“换穷业”

“我和老伴到褚橙基地管理2500褚橙,每年的管理费和销售提成有8万多块钱,比在家盘田种地强多了。”2016年,年过五十的杨国志全家6口人从高寒山区移民搬迁到勐糯镇宁馨小区定居定耕,杨国志和妻子被招到褚橙基地打工。2014年10月,勐糯镇建设3万亩柑橘水果产业基地,已种植褚橙1万余亩,建成育苗基地1个,有机肥厂1个,2019年产果8000吨,创产值5000万元,已吸收1000余名农民到基地务工。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以来,龙陵县秉承挪穷窝只是手段,扶上马送一程,做好后续帮扶,激发内生动力,才能真正让搬迁群众“换穷业”的理念,大力推进集中安置区(点)与产业园区(集镇)“两区同建”。因地制宜建设小集市和中心村,发展种养加工业、旅游、“四小”产业、电商等扶贫产业。目前,依托石斛产业和沪滇扶贫合作项目在移民安置点建成了15个扶贫石斛枫斗加工厂,建成以移民为主的小集市(镇)、集市、中心村11个,全县42个移民安置点都建在产业链上,为每个贫困搬迁户制定了帮扶“四不摘”计划,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找准稳定脱贫渠道。

“起初有人担心不能留下来、稳得住,如今,许多搬迁过来的人和我一样,在家门口的产业园区找到了工作,每天骑‘电毛驴’10多分钟就能上班。”移民阿加云说。2017年,阿加云一家从距离勐糯10多公里的从岗村,搬到了集镇内的宁馨小区移民安置点,政府资助购置了一套110平方米的套间房,全家4口人住上了新楼房,妻子在集镇一家超市打工,两个孩子上学就在家门口,全家洗脚上田当上了“新市民”,过上了城镇人的生活。

供图

脱离了贫困,迁出了幸福

阿昌族移民赵祖院夫妻两最近心情特爽,生猪出栏价持续走高,肥猪出栏价从8月份每公斤34元涨到目前每公斤36元,2月龄仔猪出栏每公斤达160元,昨天卖了20头仔猪收入3.5万余元,买猪人每天都要来几拨,今天刚签了卖30头肥猪的订单,“搬迁到交通便捷的兴昌园还搬对了”赵祖院说。

赵祖院一家4口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到兴昌园住进砖混结构一正一厢房屋,室内摆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添置了摩托车、农用小卡车、小轿车,在扶贫专项贷款扶持下建起了存栏生猪80多头的养殖场。谈到新家园,赵祖院喜上眉梢,“搬迁到这里后,水泥公路直达新村,出行也方便,驾车到县城一个多小时。而且政策给力加上我的运气好,2018年开始养猪就遇到猪价一直上涨,去年就把欠的债还清了,今年又投资扩大了养猪规模,抓住商机再赚它一把,把日子过得更好。”

搬离了贫困,迁出了幸福。易地扶贫搬迁搬出了动力,搬出了活力,赢得了民心。龙陵县移民新村水、电、路、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齐全,一分吃菜园、一亩当家田、一个柴火(自留)山、一个畜圈栏(养殖小区)、一张信息网、一项技能训、一个就业岗位和一个单位帮的“八个一”配套全部完成。兴昌园移民新村共安置龙山镇移民103户,其中:阿昌族67户,建档立卡户84户。每户移民建起了一正一厢砖木、砖混结构的住房,建成了文体活动设施,依托烤烟、石斛、肉牛等产业,每户移民有了2至3个致富产业。

“和以前比,真是天上地下!”农家乐业主赵兴敬不由感叹。赵兴敬夫妻俩都是阿昌山寨的“乡村大厨”,老家邻里乡亲有红白喜事都请他俩掌勺,赢得了好人缘。搬迁到坐落在龙川江畔的兴昌园后,夫妻俩的厨艺有了用武之地,开办了以阿昌特色菜肴为主的“农家乐”,主打菜是野芫荽煲土鸡、干腌菜煮江鱼,农家乐的烟火气燃起了致富梦想,小店里香味四溢,不但本地居民常来光顾,毗邻的腾冲、芒市的食(游)客也闻香而来,生意火爆。摘去“穷帽子”的赵兴敬即兴编了一段顺口溜:“九月里来艳阳天,公路修到新村边;新房新楼拔地起,兴昌园里幸福乐。”(雷 华)

(责编:朱红霞、徐前)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