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在点滴

2020年09月07日19:27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一直想去善洲林场参观,虽生活在云南却未能如愿,但杨善洲的事迹常常有身边的朋友说起,其中一个是关于杨善洲老书记捡果核的故事:因为买树苗的资金不足,杨善洲经常提个口袋下山到镇里和县城的大街上去捡别人吃果子后随手扔掉的果核,桃核、梨核、芒果核……有什么核捡什么核,放在家里用麻袋装好,积少成多后再用马驮上山苗育播种。

他不仅自己捡果核,还发动林场职工一起到街上捡。有人对他说:“你一个地委书记,在大街上捡果核,多不光彩。”他说:“捡果核不出成本,能省一分是一分。我这么弯弯腰,林场就有苗育了。等果子成熟了,我就光彩了!”如今,杨善洲捡回来的果核,已成为大亮山上郁郁葱葱的果林。

捡果核的地委书记不丢人,今天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党的优良传统,“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犹在耳畔。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极大改善,日常生活铺张浪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以及讲排场、比阔气、搞攀比等陈规陋习愈演愈烈,“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更是触目惊心。尤其近年来兴起的“吃播”行业为了赚足网络流量而大肆浪费粮食更是为世人所不齿。种种迹象表明,我们物质上的确是富裕了,但在精神价值取向上,还远远没有到达富足的地步。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生活得太过舒适和奢侈,那么生活的重心就会放在追求享乐上,自然对待工作就不会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丧失了工作热情,丢掉了工作状态,注定人生容易走向失败。永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状态对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每一名共产党员极其重要。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不断被满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步被解决,一道新的时代命题摆在了全社会面前:生活小康后,我们当以怎样的理念和姿态面对新生活?是把“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当作信条,还是把“勤劳、勤勉、勤俭”装在心里、教给后代?如何抉择,答案不言而喻。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永远不会过时。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务必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把“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当口号喊作标签贴,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带头从每个家庭做起,从每个孩子抓起,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明白“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的道理,从节约一粒米、一滴油、一棵菜做起,爱惜粮食,理性消费,文明用餐,积极践行“光盘行动”,让勤俭节约的美德在家庭里生根,在亲情中升华。当勤俭节俭的美德、艰苦奋斗的品质获得更为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时,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美好,我们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会更进一步!(任雪娟)

(责编:朱红霞、徐前)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