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图为舞剧《沙湾往事》剧照。
最近,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全国多地开启复演。作为编导,这既是一种肯定,也让我们对创作进行更多思考。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创作源于感动了几代人的同名经典电影。要满足当下观众对爱国主义题材作品的期待,符合这个时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必须创新舞台表达和舞蹈语汇。舞剧创作要找准“艺术节奏”:突破已有的视听符号,增加人物数量,织密结构线索,剧情节奏要做到舞台转换能承受的最快速度。
谍战题材的舞剧创作,要打稳“结构”的地基,人物才能立起来。我们设置了9个不同职业的人物,参照职业特点提炼其性格,并反复考证其合理性。将与其相关的空间和标志性物品作为“代码”,推演人物的出场时间,确定剧情关键节点和走向,捋顺戏剧逻辑。
舞剧通过舞蹈语汇与观众沟通交流,让观众理解、亲近作品。舞蹈不仅靠“跳”和“美”支撑,而且是真实生活的烟火气、淡雅素色中的考究精致、举手投足间的舒服妥帖。我们常提醒演员,要关注情感是否真实,塑造的人物是否真实。有了真实做基础,观众才能感受到舞台上人物的生命力。
2020年央视春晚舞蹈节目《晨光曲》,是这部舞剧中的《渔光曲》段落。它的美是舒缓的:一群身着旗袍的上海女子挥扇生炉。这段女子舞看似简单,实际对演员整体素质要求很高。动作不追求饱满极致,而是呼吸间带动肢体自然流动。舞蹈动作要在生活形态与舞蹈体态间保持平衡,眼神流转与情绪张弛七八分便可。为了寻找这“七八分”,我们与演员在排练室中,一起坐在小板凳上发呆、乘凉、遮阳、绣花、照镜子……经过长时间的熏染,让质朴的美“长”在演员身上。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结尾,主人公李侠告别兰芳后发出最后一份电报的场景深入人心,这也是这部舞剧创作的重点。我们充分利用舞台特点,将26块移动板和顶部吊杆的横向吊板同时向舞台中心移动收缩,构成网状空间,隐喻李侠的巨大压力。逆光从纵横交错的空间里“冲”出,象征李侠内心坚毅的信念与爱。伴随着最后一封电报“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的发出,一束束光“冲”向观众席,将视觉、听觉和情感的张力推向高潮。那一刻,电波不绝,红色的脉搏在所有人心中跳动。
多年舞剧创作,带给我们感动和精神洗礼的不仅是“李侠”,还有一个个角色。我们始终坚信,舞剧创作要从“人”出发,以剧为本。创作者要将自身代入人物,围绕人物和戏剧内核编排舞段。
舞剧《沙湾往事》以广东音乐人“何氏三杰”为原型,传递浓浓的家国情怀。整个创作过程,我们仿佛与主人公一起生活在岭南街巷,和一群爱好弹唱的年轻人成了至交好友,对剧中人的情感由心而发。我们融合岭南文化富有代表性的地域风格符号,创作了《雨打芭蕉》的“听雨舞”和《赛龙夺锦》的“赛舟舞”,以变化、再现、强调的方式,将戏剧性附加其中,使舞剧音乐结构与“何氏三杰”的情感结构叠加呼应。
人物“形象的种子”很重要,要在二度创作中建立起人物新的立意点,寻找诗意的呈现和表达。
花木兰的故事妇孺皆知。如何找到新切入口?我们在舞剧《花木兰》的编排中以圆桌、铜镜等“圆”的概念寓意中国传统的“团圆”,结合舞段的编排将“家国”形象外化,传达国人心中对“家”这一概念持久而深刻的情感。舞剧《杜甫》的创作中,我们借鉴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结构方式,通过诗人视角展开舞蹈编排。舞剧从人物心理、生平经历出发,采用了不同时空的重叠和静止等手段,突出人物描写,重点表现一个诗人的世界。设计了“杜甫”和“另一个杜甫”两个形象,选择由一对双胞胎演绎,象征着自我和本我的对话,抑或是创作者与诗人的对话。“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让我们在创作中一次次泪流满面。
编舞者,亦是舞中人。作品给予创作者的,比创作者给予作品的更为丰沛。对人生的思考、对更崇高精神境界的追寻,不断拓展着我们的创作视野。只有捧出赤子之心,全身心沉浸于创作,精雕细磨,作品才能有厚度、有筋骨、有生命。在与一个个角色的“不期而遇”中,我们享受着和作品共同成长的过程。 (作者为中国东方歌舞团编导)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