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笑起来真好看】你看,采桑的傈僳姑娘笑得多甜

2020年08月14日15:41  来源:云南网
 
原标题:【你笑起来真好看】你看,采桑的傈僳姑娘笑得多甜

  七月,踩着阳光走进白龙潭,郁郁葱葱的桑树在路两边安营布阵,穿着美丽的少数民族服饰的傈僳族儿女顶着日头忙碌在碧绿的桑田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仿佛“蚕花娘子”从童话里步入凡尘。

傈僳姑娘采桑忙。

  曾经的白龙潭属于“四无”山区

  白龙潭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祥城镇存德村的一个自然村,位于祥云县、弥渡县、大理市“两县一市”交界处,是傈僳族聚居村落。全村有69户276人,其中有傈僳族224人,占81%,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21人。

全村共发展桑园700多亩。

  虽然距镇政府所在地只有15公里,但白龙潭四面环山,是典型的无区位优势、无资源优势、无交通优势、无产业优势的“四无”山区。“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辛苦半辈子,难进城一次”是早些年白龙潭自然村的真实写照。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存德村党总支坚持“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工作理念,找准白龙潭自然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病症”,把脉开方,精准施策。

蚕桑织就致富路。

  打造“一村一品”蚕桑村

  “以前发展过烤烟、特色水果、中药材等各种产业,但因为干旱缺水,产业效益偏低,相比较而言,桑树对生长条件要求不高,产业效益比较好。”存德村党总支书记李跃昌介绍,村“两委”把蚕桑作为白龙潭自然村的支柱产业加以培植,不断在规模上和技术上做文章,在质量上树品牌,把白龙潭自然村打造成“一村一品”蚕桑村。

通过栽桑、养蚕,村民过上幸福的日子。

  到目前为止,全村共发展桑园700多亩,有栽桑养蚕户64户,年养蚕600多张,年产值达280万元左右。其中有7户建档立卡户,户均栽桑3亩多,年增收14000元左右。

傈僳族妇女顶着日头忙碌在碧绿的桑田间。

  “我一个人养着3张蚕,乡亲们一有空就来帮我干活。”建档立卡贫困户谷永存和女儿相依为命,曾经的日子过着穷苦。如今,在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她家于2017年脱了贫,住上了新房子,女儿也大学毕业了。对比今昔,想到自己享受到的扶持和帮助,谷永存感动得热泪盈眶。

通过栽桑、养蚕,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随着水、电、路、讯、住房和环境改善“六大扶贫惠民工程”的实施,和蚕桑产业这根致富“顶梁柱”的发展,白龙潭自然村路好走了、用水方便了、村庄变美了,村民更团结了,邻里更和谐了。村里的男人们一大早把桑叶采回来,就近就地去务工;漂亮的“蚕花娘子”们,喂完自家的蚕,就帮着缺乏劳动力的乡亲们采桑叶、喂蚕。做完活计后,大家一起吹着芦笙、跳着舞,整个村子仿佛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幸福的笑容绽放在每个村民的脸上。(云南网记者 期俊军 通讯员 杨丽芳 摄影报道)

(责编:徐前、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