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胜村的脱贫致富密码

程浩

2020年08月14日13:56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村里大片皇竹草。人民网 程浩 摄

从镇上出发,去上胜村的路不好走,一路山路蜿蜒,开车一个多小时才能到。

贫困户王增林每月会开着拖拉机,把自家地里的皇竹草通过这条路送到其他地方的养牛户家里,一车3吨,平均1000块左右。一个月跑10来次,年收入就是10来万。

王增林还靠贷款养了30多头牛,年收入10多万。2015年他顺利脱贫,还成了全省的“光荣脱贫户”。

云南省宁洱县磨黑镇上胜村,贫困发生率曾高达9.11%,近些年靠着种草、养殖、发展村集体经济,贫困发生率降至0.12%,村民们的致富路越走越稳当。

正在吃草的牛。人民网 程浩 摄

种草养牛 互促发展

上胜村的发展,与国家政策的落地紧密相连。

村里森林覆盖率高,早些年,为了吃饱穿暖,村民们开荒种地,“退耕还草既能生态环境,又能通过领取补助增加收入,是一举两得的好事。”2015年,村两委决定领着群众实施退耕还草项目,种植皇竹草。

种植皇竹草的点子来自王增林,前些年贩牛,他走过很多地方,看到别处种皇竹草给牛吃。2013年、2014年,他在自家地种了一些,卖给村里养牛户。皇竹草一年能长三四茬,王增林的收入跟着涨了。

要把个人经验推广到全村并不容易。项目还没实施,村民们就有了抵制情绪,“退耕还草是‘一次性买卖’,草一旦种下去了,就难恢复成耕地了,我们本来就是广种薄收,再失去一部分耕地,日子可咋过?”大伙议论纷纷。

眼看着这项惠民政策难以落地,村两委班子研究决定先由干部带头示范种。2015年,村干部带头试种皇竹草290亩,把草卖给村里的养牛户。

就这样,上胜村的退耕还草从“无”到“有”,实现了“零”的突破。

村民们的情绪慢慢转变,由抵触变为观望。

“何不发动村民种植皇竹草的同时,发展生态肉牛养殖,牛吃草,牛能卖钱,草能卖钱,牛粪还能当肥料,生态环境也好了。”村两委班子一合计,提出“退耕还草与生态肉牛养殖循环发展”的融合发展思路。

村民们的顾虑打消了,开始大规模退耕还草。到目前,全村退耕还草2050亩,补助给村民200多万元,皇竹草还销往附近乡镇;全村养牛户达40多户,其中17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王增林到皇竹草地里查看长势。人民网 程浩 摄

壮大村集体经济 为乡村振兴铺路

全村贫困发生率降至0.12%,村两委为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这两年狠抓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铺路。

去年村里建了养牛场,固定资产属于村委会,承包给养牛大户经营,养牛大户每年交2万元作为村集体资金。

除此之外,村里入股两家肉食品加工厂50万元,年可获5万元;入股一家草包加工厂50万元,年可获2.5万元……目前,全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

放眼宁洱县,近年来,当地通过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劳动力资源、旅游文化资源等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凭借自身气候、土地、生态、民族等资源与地缘优势,引入工业资本、外来资本,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

目前,全县8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2万元以上,其中5万元以上的33个,3—5万元52个。

上胜村有更长远的规划:确定种植业“2155”和养殖业“567”产业发展思路,即计划种植皇竹草2000亩,核桃1000亩,坚果500亩,鹰嘴桃500亩;养牛500头,养猪600头,养鸡7000羽。

目前,村民们发展劲头越来越足,这些目标正慢慢实现。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