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微信群披上形式主义的“外衣”

2020年07月29日10:41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微信是目前社交软件中使用最广的软件之一,微信工作群是方便工作的一种手段,微信工作群有便捷、互动、无纸化等优势,大大减少了沟通成本,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有变味儿倾向。一些部门,凡事必入群,凡事群里吼,还要求每个人以“收到”的形式进行“接龙”。笔者听到一些部门的同志反映,一位基层干部每天应对的微信群至少有10余个,早上到办公室,闷头就看着这些微信群信息不停闪跃,这些微信群乱象既浪费时间、降低工作效率,也让微信工作群堂而皇之披上了形式主义的“外衣”。

“变味”的工作微信工作群危害深大,也不能提高效率,久而久之会让基层干部生厌。危害一:微信工作群过多,导致干部陷入形式主义中,一天到晚疲于应付,不能腾出精力有效抓落实。危害二:微信群还存在造假嫌疑,一些干部工作没干多少,在群里张张嘴、动动手或者以一张照片就可以在领导面前邀功请赏,换取领导点赞或表扬,与实事求是的工作背道而驰。危害三:还有的微信工作群成了向领导献媚、表忠心的秀场,平时鸦雀无声,但只要领导发话,立马就变得热闹非凡,有人忙着跟着“表态”,惟恐落后。而有的领导不仅不制止,还任由这种“阿谀奉承”之风越刮越猛,微信工作群俨然变为“溜须拍马群”。危害四:有的微信工作群里还频繁上演“抢红包”大战,加之一些涉密文件频繁交换,不仅容易造成文件失密泄密,也容易滋生腐败,且难以监管。

针对微信群过多过滥问题,要从减法做文章,从顶层设计入手,把有用的微信群留下,把无用的微信群清除,让基层干部腾出精力干事。其一,要在群的量上做减负,对“可建可不建”的微信工作群坚决撤除,对“一事一群”和“一事多群”的严格精简整合。在使用上做减负,各单位要明确各个微信群的功能定位,凡事与工作有关的内容可发,与工作无关的内容不能发到群里面,确保微信群真正成为工作群,提高办事效率。同时,要杜绝片面要求工作留痕的做法,,确保干部不疲于“手机上的应付”,而是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一线。其三,要在监督上做减负。纪委和各部门要建立监督机制,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微信群,强化信息甄别的能力,凡是发送与工作无关的信息,通通纳入监督范围,确保微信群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微信群是一种工作手段,如果能够合理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减轻基层负担,不应成为工作的累赘。惟有给各类工作群“瘦身”,真正把微信群管好用活,才能让广大干部从潜藏在身边的“形式主义”主义中解放出来,真正腾出精力干事,切实将工作引向深入,发挥现代化办公的作用。(盘得胜)

(责编:徐前、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