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练中拔节生长(一线行走)

康 杰

2020年07月16日09: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原标题:在历练中拔节生长(一线行走)

  真正在基层历练,将双脚扎进泥土,青春在磨砺中格外茁壮

  2018年以前,我从未到过新疆,只在电视和网络上看到过这个美丽的地方。

  两年前,带着一份好奇与期待,刚毕业不久的我,从河北邯郸一路向西,来到新疆乌鲁木齐市工作。

  初到乌鲁木齐,我被派到乌鲁木齐市科技园社区工作。在社区工作很顺利,甚至不觉得和家乡有什么区别。2019年3月,得知昌吉回族自治州启动了“千名大学生下基层”计划,招收大学生村官,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既然选择来西部,就想把根扎得更深些,到农村去,去了解脚下的土地,去带来一点改变。

  于是,我背着行囊来到了昌吉市阿什里乡阿维滩村,成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原以为有了一年在社区的工作经验,能很快适应村里的环境,然而事实证明我过于乐观了。语言是第一道关。村里的很多哈萨克族老人,不太会讲普通话。一次,一位哈萨克族老人来村委会办事,一进门就讲个不停,看我因为语言不通一脸茫然,只能无奈叹气。

  打那以后,我开始努力学习哈萨克语和维吾尔语,让自己更快融入。除了语言,与当地村民打交道也是重要一课。刚到村里第一个月,赶上推行人居环境整治,我跟着村党支部书记哈德尔上门动员,在阿买提大叔家,我生硬直接,“麻烦您出来打扫一下门口的卫生!”大叔看了我几眼,没吭声。回去后,哈德尔书记提醒我:“和村民说话,可不能有任何架子,你得忘掉你大学生的身份,像对待朋友一样。”

  几件事下来,我逐渐明白,在村里工作,光有热情不行,还必须掌握方法。如今一年多过去了,走在村里的路上,经常会被热情的村民叫住,让我到屋里喝杯奶茶。有老乡说,“都快忘了你是从河北来的大学生了,感觉就像是我们新疆的小伙子!”

  而我也发挥自己年轻、勤快、和外界联系多的优势,教会老乡用微信绑定银行卡,帮他们领惠民补贴,有人家围栏损坏了,会叫我帮着一起修,家里没人,也会让我去照看下院子。我有个小本子,每天都列满了村里的待办事项。

  虽然离家万里,但我在村里依然感受到家的温暖。我常想,不是新疆需要我,而是我需要新疆。从一名大学生到新疆大学生村官,我真正在基层历练,将双脚扎进泥土,感受到自己的拔节生长。有时,家里人也会有些心疼,担心我在这里条件艰苦,但我却格外满足,因为自己的青春在磨砺中格外茁壮,当初离家时对新疆的好奇和向往,如今已是肩上的责任与担当。 (讲述人为新疆昌吉市阿什里乡阿维滩村村委会主任助理,本报记者阿尔达克采访整理)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