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昆明7月10日电 (曾智慧)“西北勒人一生只洗3次澡。”这看似玩笑的一句话,却真实地反映了曾经的红河州蒙自市西北勒乡贫困、缺水的状况。
“我的家乡西北勒以前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村,穷在严重缺水、交通不便,穷在没有产业、思想落后。是典型的高寒山区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比例达76%,全乡范围内没有一处溪流水源,放眼皆石头、地无三尺平,喝水靠收集雨水、庄稼收成靠天吃饭,严重制约家乡人民脱贫致富。”来自西北勒乡的村民王继和这样说道。在2014年时,西北勒乡贫困发生率高达94%,村子里全是土坯房、茅草房。在当时,“西北勒”几乎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红河州、蒙自市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带领着西北勒乡村民发扬不等不靠、苦干实干的“石头缝里刨穷根”精神,让全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解决西北勒乡用水难、行路难的问题,当地投入近2亿元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一面扩建提升通乡公路,组织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建成乡村公路数十条,实现了从原来的无路可走,到现在的村村通硬化路的历史性转变;另一面投入上亿元实施提水工程,现在西北勒山上随处可见水池、管道,“百年水困”难题得到根本解决,全乡29个自然村近万人全部喝上了干净的水,让“西北勒人一生只洗3次澡”的笑话成为了历史。
同时,为了让西北勒乡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当地引进万寿菊加工厂,发展订单式种植万寿菊,大力扶持“明白人”“带头人”带动群众发展苹果产业,发展烤烟连片种植。现在,王继和也成了西北勒乡的致富带头人,通过蒙自市山里红苹果产销专业合作社,带动1000余农户通过种植苹果增收致富,2019年苹果的销量达到了7000多万。“我家亲戚收入多的每年有十多万,最少的也有五六万。”王继和说道。目前,西北勒乡的苹果种植已达5万多亩,通过政府规范引导,借助红河高原特色优质农产品销售体验中心和电商销售平台,西北勒乡在打造“山里红”“金苹果”品牌的同时,还在申报蒙自西北勒苹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今年,蒙自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打造西北勒“苹果小镇”的计划,由乡政府投入600万元扶贫资金修建路、水等基础设施,作为村集体的股本。同时,蒙自市将投资2000万元,建设一个占地50亩的苹果电商冷链物流中心。“我们对西北勒苹果产业更有信心了。”王继和说。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